他雖是副職,但主將閻提只是出自鮮卑小部落,所以對他甚是籠絡,二人早已沆瀣一氣。
至于這二人敢不敢賣這么多的鐵與馬給胡保宗
李承志表示呵呵呵
別說才是價值上萬斤銅的馬與鐵料,你拉十萬斤銅去試試
大魏邊鎮早已糜爛至極,就沒有他們不敢販運的東西,而且做生意的對象還是這些邊鎮需要防范的死敵匈奴,也就是柔然人。
而這些邊鎮將領這般膽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元魏朝廷的鍋大魏立國至今一百二十余年,前一百年,從上到下的官員竟然是沒有俸祿
誰敢信
李松告訴他,剛開始的時候是搶,搶敵人的,也搶老百姓的。
后來不讓搶了,那就只能貪,可著勁的壓榨。與之相比,這些自行組織商隊和柔然、和南朝通商的,簡直是清官中的清官。
直到先皇,也就是孝文帝上位,鮮卑實行漢化改革,開始給官員發放俸祿后,這種與資敵沒什么區別的商業活動才消停了一些。
但等當今天子繼位,和南朝打了幾次敗仗,特別是幾乎耗盡元魏數代積累的鐘離之戰后,朝廷又拿不出錢來了。
地方還可以湊和,大不了把稅收的重一點,讓各級官府截留一些,但邊鎮軍隊就沒辦法了,至多也就是供以米糧,勉強做到不讓士卒餓肚子造反的樣子。
若是鎮將統兵官稍稍貪一些,下層軍士別說生活,連溫飽都維持不了。
這便是六鎮起義的由來。
像閻提、陸恭這種恢復舊習,組織兵士販運緊俏物資以充軍費,同時也為了個人斂財的鎮將,已算得上清明廉潔,忠君體國了。
而他們一般向北販運的,都是柔然人急缺的糧食、絹帛、麻布,陶器等物,然后從柔然人那里換來鐵料,馬匹、牛羊等。
若是再將鐵料運送到南朝,至少也有二三十倍之利。
大魏的鐵器之所以便宜,就是因為北方邊鎮從匈奴那里換來的鐵料太多的緣故。
當時的李承志聽到“鐵料運到南朝”這一句的時候,感覺像是在聽笑話。
中原漢家王朝,用來打造兵器、農具的鐵料,有很大一部分竟然是游牧民族煉造的
他都覺得自己是不是穿錯了時空
直到李松又講起,為柔然人開鐵礦、鍛鐵器的阿史那部,就是太武帝攻占隴西時期,從涇州逃出去的羌胡時,李承志才猛然想了起來這阿史那部,應該是突厥人的先祖
再過百年,滅了柔然,逼著李世民立下渭水之盟的突厥,這個時候應該就在給柔然人開鐵礦,燒鐵料
也正因為五胡亂華時期,胡族的具裝鐵騎肆虐中原,無可抵擋,才逼的中原王朝徹底舍棄了“戰車”這種陳舊的戰術裝備。
而這些胡族打造具裝重騎的方法,還是從匈奴那里學來的。
李承志才反應過來現階段的草原民族,好像真的不缺鐵
所以,他一點都不擔心,胡保宗會不會無功而返。
心里轉著念頭,李承志面上卻一點都不露“既然是高平鎮,那就更好辦了。離此也就兩百里,若有什么變故,派快馬送信一天就能到,到時再聯系也不遲那我現在就去安排,明日天亮你們便動身”
胡保宗猶豫了一陣,最終只說了一個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