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什么玩笑
這要不是亂兵亂民,而是勢均力敵的對手呢
你陣形只要稍亂,保不準便會有孤注一擲之輩跳出來,來個反向沖殺。
歷史上這樣的戰例不要太多李廣都被匈奴捆在馬背上了,只是一個不察,就被他來了個反敗為勝
李承志忍了又忍,終究還是沒忍住,朝身旁的李顯一側目“讓兵卒喊退”
李顯今天的角色是親兵護衛,同時客竄傳令兵。
他應了一聲是,一夾馬肚,朝槍陣奔去。
稍傾,只聽中軍兵卒一聲齊喝“退”
等第二聲,騎兵車兵也跟著喊了起來。
“退”
“退”
“退”
李承志倒不覺得,但聽在亂兵亂民,以及城上守軍的耳朵里,這聲“退”就如驚雷一般。
特別是配上中軍的鼓令,以及踩著鼓點,端著長槍往前進擊的槍兵,感受分外震憾。
再傻的人也被嚇醒了,不再四處亂竄,也不再賴著不起,慌亂的爬起來跑向城墻的方向。
偶有幾個像是被嚇癱了的,也會有騎兵上前察看。
若是亂兵就一刀砍了,若是女人,要實在攆不起來,騎兵便置之不理,后面的槍兵自然會把她們漏出去。
槍兵接到的軍令只是“進”,若是“殺”,他們便是閉著眼睛也會把槍刺下去
近二十丈的方陣,邁著整齊的步伐,攆著兩千多亂兵和亂民,向城墻逼近。
兩翼的騎兵同時在向中間圍攏,越往前走,陣中的空間越小,余出來的騎兵和槍兵就越來越多。都不用李承志特意下令,便會有伍長、什么帶著各自的部曲補到陣后。
等跨上官道,亂民已被圍在了長寬最多只有十丈的空間里,人挨著人,人擠著人,就跟沙丁魚群一樣。
李氏兵卒也終于露出了全貌左右兩翼各有三十騎兵和三十車兵,合起來也就剛剛過百。
中軍稍多一些,但算算陣列,竟然才剛剛過兩百人。
而且還要加上旗兵鼓兵傳令兵
城墻上的人,只要是有點軍事常識的,無不倒吸一口冷氣。
這些白甲兵,只靠著區區三百人,就打勝了這上千亂兵
而且還勝的這么快
從白甲騎兵沖殺開始,到白甲槍兵在農莊外列陣,田野里跪滿了亂兵亂民為止,整個過程有沒有一刻種
不,何止是勝,如果白甲兵的主將愿意,完全可以全殲
江讓和張興義從頭看到了尾,早已被震驚的麻木了,所以看起來還好。
而剛剛登上城墻不久的索思文,以及被他連哄帶逼帶上來的郭存信、張煒等人,無一不是震的目瞪口呆。
他們除了驚訝這一仗勝的如此之快之外,更驚訝于城下兵卒竟然勇悍至斯
如果這三百兵全是李氏部曲也不算奇怪,別人不清楚,郭存信這個小舅子還是很清楚自家姐夫治軍的手段的
但問題是,其中六成以上,都是新近整編的宋氏鄉丁和僧丁,算算時時,才將將一個月。
而且自家姐夫,還在涇州困著呢
那李承志是怎么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將這些新丁整訓的如此強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