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壓下心中驚疑,又轉過頭,定定的看著李松“他們二人少不更事也就罷了,你隨姐夫征戰多年,難道也不知刀兵之兇戾,戰陣之險惡,就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胡鬧”
李承志已見好,李松看郭存信也順眼了些。
但也只是順眼而已,李松的語氣依舊少些恭敬“仆自是知道的但憶往當年,也是如今日這般
正值羌胡來犯涇州,乃之公與大郎卻遠在武威。二郎年方十六,卻身先士卒,率五家九堡湊出的部曲與丁壯,破了近兩千羌胡,之后才以此舉官入仕那劉慧汪再強,還能強過來去如風的羌胡馬賊”
郭存信一臉怒色“姐夫自小練武,且熟讀兵書,承志呢”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李松不卑不亢的回道,“再者,我李氏以軍功起家,郎君身為族長嫡子,這本就是他份內之事,遲早都要經歷直面今日之亂賊,總好過他日猝然應對如柔然鐵騎般的強敵”
郭存信被噎的說不出話來。
他光顧著為李承志擔心,竟忘了涇州李氏早已棄文從戎,已不是詩經傳家,以儒治世的那個李家。
李家三番兩次的復起,靠的是軍功這才是傳家的根本
還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一句前日在城上,看城下軍陣之嚴整,還真不敢說李承志就一定不如李始賢
自己也真真是可笑,這些李氏族人,怕是早已將復興宗族的希望,從李始賢身上轉而寄托到李承志身上了問李松,豈不是問道于盲
看郭存信啞口無言的樣子,李承志狠狠的瞪了胡保宗和李松一眼。
這兩個怕郭存信說動自己,話過于直接了。
自己既已下定決心剿賊,又豈是別人三兩句就能動搖的
他想了想,溫聲勸道“舅父且寬心,這仗不是一時半刻就能打起來的,也不是一天半日就能打完的有李松、有胡校尉在,我等自當步步為營,穩打穩扎
說句不吉利的話,即便戰事不利,至少也有這朝那城和崆峒山做屏障未嘗不能東山再起”
聽到這句,見胡保宗和李松竟然在暗暗舒氣,郭存信才恍然大悟眼下當家做主的,是李承志才對
而恰恰,意志最堅定的就是他
這信心得有多足
“賊兵足有二十萬”他又冷聲提醒道。
李承志斬釘截鐵道“一群烏合之眾,便是百萬又如何”
還真不是他吹牛。
若那劉慧汪麾下,全是如前日殲于城下的這種亂兵的水準,就是真有一百萬,他也不怕
看李承志意氣風發、豪氣干云,郭存信微微失神,恍若隔世,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的李始賢。
“區區兩千馬賊,何足懼哉”
便是這一句,徹底將父親折服,視他如人中龍鳳,最終將全家都視若珍寶的姐姐許給了他
天智神授
郭存信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胡保宗說過的那句話,眼中閃過一抹精光
“那就剿吧但切記不可冒進,李柏便是前車之鑒”
李承志大喜,深深往下一拜“多謝舅父深明大義”
說著又往前湊了湊,笑吟吟的道“正好有一事,要舅父襄助”
胡保宗正奇怪,郭存信只是松了一下口而已,何必行這么大的禮
此時再見李承志露著從未有過的乖巧模樣,心中頓時一寒這不會是連舅父都想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