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如郭存信所說,剩下的族人忠心夠了,能力卻還差的遠。
也是因為自己攤子鋪的過快過大,這些人的成長速度跟不上導致的。
便若說用外人
李家現在的秘密多的跟地里的草似的,一個不小心就是大禍,用外人跟作死有什么區別
他連有姻親關系的宋禮深都不敢重用
但郭存信走了,城內又該由誰坐鎮
短時間內,必須要有這么一個既能讓李承志放心,又不會被朝那豪強鄉紳排斥的人物。
不論其它,換個威望不足或是私心重的,李承志連糧草都征不上來。
郭存信稍一沉吟“最好是能請的動外舅,至不濟,也要讓我二舅兄出山”
李承志心中一動張煒
舅舅這岳丈致仕前,已官至相州長史,不論是威望還是經驗都足夠了
但他大兒子因自己而死,不知他有沒有因此生怨,舅舅能不能請的動他
好像猜到李承志在想什么,郭存信悵然一嘆“放心,外舅并舅兄都非不明事理之人,便是大舅兄,也是以民為重的心思作祟,才被索思文哄騙說直白些,他為了一己之私,坑害的不只是你與我,還有他張氏滿門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外舅都不會因此生怨,反而因你沒有追究,更沒有聲張,而一直對你心存感激,所以他定不會拒絕我只是怕他年事已高,精力不濟,才想著轉而求其次,請托二舅兄”
能請的動當然是好事
李承志臉上浮出一絲喜色,朝郭存信做上個揖“那就拜托舅舅了”
郭存信一臉詫異“你不出面”
李承志眉毛一挑“我人微言輕,去了有何用”
人微言輕
郭存信啞然失笑。
怪不得他基本不與朝那士紳豪強打交道,事事都托給自己,原來是還沒意識到,他在朝那的聲望有多高
胸懷仁義、嫉惡如仇、天縱其才、用兵如神
只是壯丁應征便有錢糧可拿這一點,就讓朝那豪強鄉紳贊不絕口,認為他心懷百姓,年少卻志高
不然為何這些大族寧愿自己派人派車、把免費捐助的糧草送到城外軍營,也不愿賣給手里有錢的胡保宗
都是被官府和胡家坑怕了,猛然冒出個如圣人一般的李承志,這些人自然趨之若鶩
自掏腰包組練強軍,義務替朝那人防賊守境、征丁不需自備兵甲,還發予米糧、還分其家人田地,并派人借馬幫其耕種這不就跟圣人一樣么
郭存信不疾不徐的解釋著,同時心里也在贊嘆。
從眼下來看,李承志比李始賢要仁義許多,至少知道貧民疾苦。
而且心態也要寬和不少,行事多有氣度,做事也很有章法。
換成李始賢要我幫你守城可以,但想讓爺爺自掏腰包,門都沒有
當然,有很大的可能是這外甥有不會讓他自個吃虧的法子,自己沒想到罷了。但至少不像姐夫那樣不見兔子不撒鷹
聽郭存信娓娓道來,李承志都愣住了。
他只是想盡快讓新丁產生歸附感,盡可能的提升士氣才這么做的,沒想還有這等奇效
李承志一直以為是朝那大族怕他跑了,以及郭存信動員的好,才捐了那么多的糧草,原來是因為佩服他
仔細想想,還挺自豪。
也不枉他一時熱血,誓要平亂斬賊
李承志感慨良久才說道“那就陪舅父走一遭吧”
“是我陪你才對”
郭存信笑聲提醒道。
他告訴李承志,沒有必要提前通氣或試探,越是突然,越顯的心誠
言外之意是他老丈人就喜歡吃這一套。
李承志無可無不可,讓李顯備馬并召集護衛。
今時不同往日。
一縣數萬民其福祉系于其身,更何況還有上千族人指望著靠他過好日子,甚至是光宗耀祖,所以李承志的安危早已成了重中之重。
再加他本就比較在意自個的小命,所以刀甲不離身、出行必帶侍衛扈從已成了常態。
看著兩什人高馬大、甲堅刀利的護衛眾星捧月般的將李承志護在中間,郭存信心中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