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官職,只是為了便于管理,內部自封的,長久不了。
到最后能有幾人實封,還要看這平叛的功勞有多大
兩日后,全軍出營。
上次雖未祭拜,好歹還有個誓師大會,但這一次,李承志竟把這個也省了,只是通知全軍出兵涇陽,再多一個字都有。
李承志怕動員的太早,萬一到了涇陽撲個空,難免會讓士氣泄散。
等探明敵情,正始開戰前誓師也不遲。
天色微明,只聽營中一聲鼓響,營寨中門大開。
數千兵卒流水般的出了軍營,特意到朝那城下繞了一圈,而后向西行進。
城頭上密密麻麻站滿了人,有老有少,有紳有民。
但詭異的是,不論是城下的士卒,還是城上的百姓,全都默不做聲,只聞馬蹄踏地,車輪轉動。
李承志只是下令,全軍出營后不得喧嘩、聒噪,卻沒說讓百姓也不要說話。
只此一點便能看出,軍紀嚴明到了何種地步,竟連百姓也受了影響。
太壓抑了也不好,既然百姓前來相送,招呼還是要打一聲的。
他低聲給令兵交待了幾句。
稍后猛聽中軍三聲鼓響,然后又是十數個傳令兵一聲齊喝“必勝”
數千兵卒的情緒徹底被點燃,個個鼓起胸口,仿佛運氣了全聲的力氣,喊的聲嘶厲竭“必勝”
而后便如天降驚雷,聲震云宵,無論城上百姓還是城下士兵,全都跟著三聲齊吼“必勝,必勝,必勝”
就連李承志都跟著心神震蕩,胸中生出萬丈豪情。
他想了想,還是沒有回頭去看。
張敬之與張京墨,也定然在城頭之上
想想都覺的詭譎
兩天前的夜里,也就是與張敬之商量完,召全軍將領議事的當天夜里,張敬之竟私下對自己說可以讓張京墨擔任自己的記室負責撰寫章表、文檄、書信等,類同秘書或文書。
還說以張京墨的才學智慧,絕對比郭存信給自己安排的那個強,用起來還放心。
李承志被驚的頭皮發麻。
這還用的著考慮
近六千將士,就自己身邊帶個女子,這是什么性質
李承志肯定不會干點什么。這個時代的禮法觀念,也絕不允許他們干點什么,況且還有郭存信在側。
但軍中將士會怎么想
李承志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更詭異的是,郭存信竟然沒反對
他懷疑,郭存信是不是和張敬之達成了什么協議。
但郭存信問死不承認,說不會再管自己的這些破事,只要自己夠膽,到時能承受住李始賢的怒火,怎么樣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