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甲士卒殺的熱血沸騰。
原來,這些僧兵也是人,沒有長三頭六臂,更不是刀槍不入的邪魔
槍扎上去,照樣會扎出一個血窟窿,刀砍在脖子里,腦袋依然會掉
用郎君的話說,這就是一群紙糊的老虎,看著可怕,其實一戳就破。
可笑,之前竟然被嚇破了膽
一想到幾刻前被駭的兩股戰戰,白甲兵個個羞的無地自容,心中殺氣更濃,恨不得將這些僧賊撕成碎片,以雪前恥。
看著越戰越勇,亢奮的嗷嗷叫的兵卒,李承志兩眼直放光。
他是真的沒料到,自己只是在陣前溜達了一圈,一群快要被嚇破膽的綿羊,就突然進化成了獅子
怕被敵人識破身份當成靶子,他連金甲都沒敢穿,大纛都沒敢打,甚至沒敢多帶護衛。
就縶著那桿破旗,帶著李睿李彰兜了個圈
早該想到的
孫子有兵勢篇
齊孫子孫臏兵法有延氣篇
吳子有勵士篇
六韜有勵軍篇
但凡兵書,必定著有振奮軍心、激勵士氣的篇章,而且是說了又說,講了又講,翻來覆去的強調,可見這些兵法大家的重視程度。
李承志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他是沒料到效果如此顯著,更沒料到他在將士心目中的威望如此之高,都快比得上被叛賊視若神明的劉慧汪了
早知道這么管用,局勢能轉變的這么快,哪還用的著等到現在
亂兵剛反撲過來時,他就站最前面了。
還好,不算晚
李承志猛吐一口氣,仔仔細細看著兩軍戰勢。
最前沿的僧兵早已力竭,被前翼步陣頂的步步倒退,已成強弩之末。
后面的依然在往上撲,但根本撲不動,唯一的作用,就是頂著前面的僧兵往白甲兵的槍尖上撞。
就是不知道,繼續這樣打下去,僧兵會不會潰
李承志稍一沉吟,朝后招了招手。
十數個兵卒飛快的推來了一輛云車。
包括金鼓旗陣,也早已隨著四千步營合陣,搬到了空心陣內。
其中還有五百弓兵。因箭矢已射光,早已換弓持槍,被李承志當做了預備隊。
至于胡保宗的一千黑甲步卒
呵呵呵
怕他們未戰先潰,亂了自家陣腳,或影響到白甲營的軍心士氣,亂軍剛開始反沖時,李承志就將他們攆回了營寨內。
此時怕還在瑟瑟發抖
胡保宗不是孺子,他李承志也不是保姆,也該是到了讓他出點力的時候了。
李承志登上云車,將破旗插上望樓,又給旗兵下著令“令胡保宗與李豐準備,隨時出擊”
萬一僧兵潰敗,就可以派騎兵追擊。
至于長槍兵
空心步陣就不是用來追敵的,不然李承志不會嘔心嚦血的打造鐵騎和廂車
二十多個和尚還在吟唱,翻來覆去只有那二十四個字彌靳降世,憐我疾苦。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盡誅舊魔,百世鴻福
不知是不是錯覺,還是唱的太久,已然力竭,法能明顯感覺到,這些和尚的氣勢弱了好多。
數千僧兵依然的前撲后繼的往上沖,士氣依然高熾,一如發動攻勢之初。
但法能不是瞎子這兩刻以來,僧衛的陣勢就未向前推進半分,反而是僧陣已隱有頂不住的架勢。
他想不通,為何與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打造僧營時,李文孝不止說過一次有此強軍,就是遭遇朝廷虎騎也可一戰。
包括劉慧汪在內,卻都不以為然。
虎騎再擅戰,還能不懼刀箭,不畏生死
因過于自信,也怕李文孝心思不純,劉慧汪便沒有讓旁人染指,而是尋了幾本兵書,讓幾個親信弟子帶著僧兵照貓畫虎的練了練。
一群和尚只知道蠱惑人心,騙信徒入教、敬獻,又懂什么兵法
所以這些僧衛除了被每日洗腦,再加好吃好喝的伺候,就沒怎么訓練過。
都以為只要不怕死,就能天下無敵。
甚至在兩刻前,他們都信心百倍,堅定的認為今日必勝。
等斬了李承志,再敗了奚康生,這關中、隴西之地盡落義帥之手,劉慧汪便能坐擁數州之地,稱王稱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