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五千人有多少
想想高中升旗時,全校師生齊聚操場的場面。
偌大的田野間黑甲如云,無邊無際。只是數百成千的旌旗隨風飄展的聲音,都像是在打雷一般。
如果比喻成野獸,官軍就是銀背大猩猩,而對面的兩千黑甲步騎,就像還不到膝蓋的小奶猴。
但就是這只小奶猴,如一顆釘子一樣楔在陣前,逼的官兵半步都動不了。
兩千步騎一字排開,綿延近十里,像一把又長又細的鋼刀,橫立在天地之間。
因為只是單排獨列,連陣勢都算不上,只能稱之為“兵線”
而胡保宗,就立在這條線之前。離他十丈左右,便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朝廷大軍
胡保宗只有兩千人,即便擺成單排,至多也就能延伸十里左右,如果李韻分兵繞行,黑甲軍根攔不住。
但李韻丟不起這個人。
他是一州刺史,胡保宗才只是一郡校尉。若再比門閥家世,安定胡氏再是皇帝外戚,但比起五姓高門之一隴西李,也還差著好大一截。
更何況,他手握萬五雄兵,對面的胡保宗,卻連他的兩成都沒有
李韻想不通,胡保宗突然從哪里迸發的底氣
他黑著臉,看了看近在咫尺,沒有半點要讓路的意思的黑甲軍,沉聲問道“那便是胡海嫡孫,隴東郡尉胡保宗”
楊舒冷冷的掃了他一眼“自己看不到”
關中才多大
攏共五個州,能被稱得上世家門閥的,又有幾家
他又不是沒見過胡保宗,李韻這是明知故問。
李韻有些哭笑不得這李承志到底哪里好
他原本想問問楊舒,原本溫文爾雅,謙柔平和的胡保宗,為何突然這么硬氣了,是不是在虛張聲勢等等。那知剛一張嘴,就碰了一個硬釘子
那李承志給了你們多少好處
就為了一個與他楊延容、弘農楊氏無半點關系的李承志,就幾乎要與自己反目
張敬之就不說了,與祖居李氏多少有些親戚關系,那這胡保宗又是怎么回事
膽子突然就這般大了,為了幫李承志拖延時間,竟敢和自己硬剛
以為我李韻不敢下令
那就看看,你有沒有膽子拔刀吧
李韻眼神一冷,厲聲喝道“擊鼓,進擊”
隨著他的話音,令卒用力的敲下鼓槌,又重又響的戰鼓傳遍四野。
隨即,各營間呼喝、下令的聲音此起彼伏,快過了百息五分鐘左右,李韻的前鋒大軍才動了起來。
不怕貨比貨,就怕不識貨。
楊舒和張敬之下意識的對視了一眼,竟都讀懂了對方眼中的潛意與白甲營比,官兵差了好多
他們又不是沒帶過兵,打過仗換成他們自己的兵,也就如此了,可以前也沒有覺得有多么弱呀。
但在李承志營中待久了,此時再一對比,差的竟不是一點半點
只要李承志號令已下,或是中軍旗鼓軍令已示,受令出動的營旅若是超過二十息約一分鐘還沒有出陣,上至軍主下至隊副,所有的軍官全部都要受罰。
整整五倍的差距他們都已不知說什么好了,心里更是隱隱擔心不怪奚康生與李韻對李承志心生忌憚,不說兵器甲胄,只說李承志獨樹一幟的練兵之術,就能讓人心驚膽寒
兩人正自感慨,又猛聽對面傳來一聲震雷般的驚吼,他們下意識的一抬眼,
當看到對面的景像時,楊舒和張敬之臉色同時一變胡保宗來真的
李韻的中軍大鼓一直未歇,雖響卻不急,意思就是不用沖鋒,讓令卒踩著鼓點逼進即可。
這分明就是想以勢壓人,讓胡保宗讓出路來。
看著越來越近,甚至連眉毛頭發都已能看清楚的官兵,胡保宗悵然一嘆“胡信,你我今日,怕是要戰死在此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