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他搖搖頭,“派人去前院,看看大人是否起身,若是起來了,速來報我”
“是”頭目應了一聲,當即就派出了一位家將。
李承志看了看跑出去的那一個,又看了看頭目賀揚,還有他身后那兩位,又長長的嘆了口氣。
原身確實是宗室之后,但因曾祖造反,早被廢爵除名,后人都成了庶人。
家中有個曾祖母,已八十有一,快活成了祥瑞。
祖父母早已去世,家中除了自己與父母,還有大房堂伯一家。
堂伯是從六品的衛尉丞,堂兄是八品的協律郎。
只有父親無官身
家境還好,洛陽城外有幾個農莊,城內有幾家店鋪。
在李承志看來,原身簡直能稱得上神童十四五時就頗有詩名,更勇武過人。再加上一副好皮囊,與其它三位有才學、且相貌俊美的宗室之后,一起被當朝尚書崔休稱贊為“風流寬雅四公子”
看到車廂里的東西,元承平眼睛一瞇。
一支曲頸的梨形琴,還有一只喇叭呸,嗩吶。
現在才是公元六世紀初,就有了這些東西
元承平伸手一指“琵琶,嗩吶”
賀揚高興的滿臉都是褶子,頭點的跟吃米的雞“對對對,批把,蘇爾納”
“我還會樂理”元承平驚的是這個。
“大郎好音律,郎君好奇,跟著學過幾天”
哦,忘了,堂兄就是專管音律的協律郎。
元承平也算是知道了,賀揚所說的短銅管,指的就是嗩吶上的銅哨。
他將嗩吶提了起來,心中轉著念頭。
好像明朝的時候,軍隊就拿這玩意當軍號使,比現在大魏軍中用的牛號角,強了十倍都不止
心里想著,手上就動了起來,不大的功夫,嗩吶就被他拆成了五六片。
工藝極其簡單,絕對能量產
但眼下還顧不得這個。
銅哨這么短,怎么用
自己昨晚被賀揚撈上來的時候,好像看到河邊有蘆葦
元承平稍一沉吟,把銅哨遞到一個家將手里“用炭火燒,把它掰彎小心別弄折了”
然后,他又鉆進了馬車。
好東西不少,大約近百斤的銅錠、十幾斤銀豆子,竟然還有兩塊狗頭金和兩斤多金砂。
“哪來的”元承平奇道。
之前才問過賀揚,偌大的大魏朝立國百年,竟然還處在以物易物的階段,官員的俸祿都是以絹、粟發放。
原因就是銅太少,沒辦法鑄幣。
金銀就更不用說了。
一兩金,足以換一百匹絹,這些金子加起來足有五斤,就算精煉后剩四斤,也能換六千四百匹絹。
自己是從七品,年俸才是一百匹
賀揚瞅了瞅左右“郎君鎮守鹽場時,高車國的鹽商送的禮”
高車國,不還是匈奴么
意思就是自己鎮守鹽場時,匈奴鹽商送的禮
臥槽
元承平嚇的跳了起來。
“郎君”賀揚猛的按住了他,低聲勸道“給高車國賣鹽鐵是朝廷默許的高車與柔然是死敵,高車越強,柔然就越弱”
原來不是里通外國
但這貪的也太多了吧
元承平稍定了定神“你不是講,先皇所定貪絹一匹當殺,百匹夷三族么”
賀揚鄙夷的撇了撇嘴“若真如此,何止滿朝文武,怕是連鄉里的里長都剩不下幾個”
元承平被噎的啞口無言
賀揚又寬慰他“世事便是如此也請郎君寬心,大人得的何止十倍”
意思即便天塌下來,也有皮演這樣的高個頂著。
好吧
除了金銀財貨,剩下的就是書了,估計有三四十本,什么類型的都有。
五經自不必說,還有史記漢書三國志等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