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只有官當到了頭、錢多的花不玩、家里的女人多的怕是連名字都記不全、只要是能想到花樣全都已經玩膩了、感覺精神生活極度匱乏貴族階級才會喜歡道家的調調。
這也是南北朝時期,貴族階級中玄學極其興盛的原因
也沒什么可逛的了,再加這里離內城也近,城門一開就可以進城。李承志就想著找處地方坐著等一等。
道壇底下就有粥棚,還可以遮陰,他隨意挑了一處,帶著李睿等人往那邊走去。
走過最近的一座道壇時,也不知發現了什么,李睿一聲低呼“郎君,你看”
李承志一抬頭臺立著一桿黃幡,中間寫著“無極觀”三個字,兩邊各是一句楹聯高壇攬異客,千金酬奇賓
千金
這里的金哪怕指的是銅,一千斤也能買二三十萬斤糧了。
李承志頓時來了興趣,往臺一瞅。
道壇布置的很華麗,遮紗棚,下鋪氈毯,臺的幾案也是油光水滑,絳鮮杏麗。
幾案擺著幾樣事物,旁邊各鋪一張帛巾,面寫著密密麻麻的小字。兩邊各立著一個女冠,似是隨時以備有賓客問詢。
再看那巾的字三道題,每解一道便有百金銅相贈,三題均解,可得一千金。
李承志一臉的古怪真的假的
洛京城的錢這么好賺的么
看李承志姿儀不凡,兩個女冠齊齊的一稽首“檀越有禮”
“有禮”李承志微一點頭,又問著李睿“你能解幾道”
李睿瞅了瞅,又撓了撓頭“只能解一道吧,就那道彈指燃燈”
李承志點了點頭。
術業有專攻,側重點不一樣,李睿會解一道也算不錯。要是李亮來,哪一題都不在話下。
二人一問一答,極是隨意,但兩個女道士眼珠子都快要掉出來了。
這話要是從這位郎君口中說出,她們說不定還能信一分,但旁邊這位干干瘦瘦,看模樣分明只是個仆從,卻張口就能解一題
兩個女冠一瞬不瞬的盯著李睿,齊聲問道“檀越當真”
李睿隨口應道“自然是當真的”
兩個女道士猛的一驚,對視一眼后,一個扭頭就往里走,也不知是去端銅錢了還是去叫人了。另位一個恭恭敬敬的請著李承志等人“幾位請座”
閑著也是閑著,就當給李睿賺點私房錢,李承志也沒推辭,了高臺。
屁股都還沒挨到蒲團,聽到臺后一陣響動,李承志扭頭一看,從后面奔出了七八個道士。
有男有女,居中一位格外顯眼,穿一身白袍,長的也很是白靜,細皮嫩肉不說,竟頗有幾分飄逸之意。
看到李承志,那道士仿佛愣住了一樣,臉竟然浮出了一層粉暈。
一起出來了七八個男女,個個帛袍羅衣,年輕靚麗。李承志不可能只盯著他一個人看。
打量一了圈,看就穿白袍這個戴的是蓮花冠,李承志便猜到,這位應該算是其中級別最高的。職級應該和涇州太平觀的觀主郭守正差不多,已能稱一聲天師了。
雖看著年歲不大,至多也就二十出頭,但李承志并不覺的奇怪自太武帝拜冠謙之為師,天師道徒中不只有門閥子弟,還不乏元姓王孫之后,所以不論是衣衫靚麗,還是姿容不凡,更或是年紀輕輕就居高品天師之輩,都屬正常。
他沒敢拿大,站起了拱了拱手。但客氣的話都還沒說出口,那白袍道士飛一般的跑了過來,一把就抓住了李承志的手,滿臉激動的說道
“這三題,君果真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