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洛小臉兒嚇的慘白無血,指著李承志,色厲內荏的喊道“別過來我乃汝陽王元悅”
“悅”字剛出口,猛覺一道黑影朝頭上砸來,元悅本能的偏了一下頭。
那東西“咚”的一下砸到了他的腮幫子上。力道很重,元悅腳下一個趔趄摔了下去。只覺嘴上一痛,“啊”的一下叫出了聲。
又聽“咣啷”一陣,一把直鞘橫刀掉到了青石磚地上。
再看元悅,也不知他嗚哩哇啦的叫喚著什么,雖然兩只手緊緊的捂著嘴,但血水還是滲過指逢,淋淋漓漓的滴了下來。
李承志就跟凍住了一樣,扔刀出去的那只手僵在半空,就如一根標槍。
完了
你特么倒是早說啊
就晚了那么一絲
聽道士喊著城上的人救命,心知再不出手就得被這白臉兒給渾渾全全的逃過去,不岔之下本能的就扔出了刀。哪知,竟他娘的打的是皇帝的親弟弟,先皇孝文帝的幼子,還見了血
孝文帝有七個兒子
廢太子李恂,因反對漢化,反對遷都洛陽,被廢黜,后被孝文帝賜死。
次子元恪,當今皇帝。
三子元愉,也就是高文君被指婚的第三任未婚夫,去年秋造反,兵敗后被高肇逼死。
四子元懌,性情最為溫和,如今為尚書左仆射類似于首相。
五子元懷,皇帝同母胞弟,受元恪猜忌,已被禁于宮中數年。
還是一個元恌早夭,暫且不論,所以元悅就是孝文帝幼子,皇帝幼帝。
孝文帝對他的評語是性格乖僻,荒誕不經。史記對他的記載是為性不倫,俶儻難測。李承志聽的最多的是好神仙道術,絕房中夫妻之愛,極好男色。
也別說微服在京城中當二流子搶男人,比這更荒唐的事元悅都干過有次他一個護衛都沒帶,說是要跑去邙山尋仙藥,路過一個村莊相中了一個農夫結果差點被農婦抓一臉血
可能是感覺元悅沒什么出息,對皇位的威脅不大。也有可能是逼死了三弟元愉,又囚禁了同母胞弟元懷,民間已有皇帝“殘暴不仁”的風傳,所以元恪對元悅極是寬容。
雖然元悅時不時的就會鬧出丑聞和笑話,但每次都是被皇帝重重拿下,輕輕放下。
當然,也是因為元悅一直都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雖經常當街搶男人,但得手的次數不多,從來沒出過人命。
便是得了手,等御史參他,或是宗正寺去拿他的時候,苦主也早變成“恩主”了
元悅也沒想到今日碰到的茬子這么硬,出手還不是一般的狠,都沒來的及自報家門,就被打的一嘴的血。
也更沒有料到,平時也算身手矯健的一幫徒弟竟草包到了這個地步,五十對五,等于十個打一個,卻被人砍瓜切菜的放倒了一地,還那般快
別說李承志驚呆了,就連城門上的禁軍都嚇的兩股戰戰,渾身篩糠。
他們之前戲謔元悅動不動挨打,說的也只是事后被皇帝打板子,而不是如今這般
再是昏聵無能,荒誕不經,這也是今上幼弟,一品親王。竟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被人打的見了紅
真追究下來,他們便是不死也得脫身皮
當即就有禁衛解下了弓,抽出了箭,但還未搭上弦,那銀甲的少年飛一般的就是一腳“誰讓你開弓的,都給爺爺放下”
說著又朝李承志一指“你莫要沖動,他可是汝陽王”
我沖動個毛線
李承志恨的想咬牙。
誰特么能想到,堂堂親王會是這個樣
但打都打了,還能怎么辦
皇帝不會殺了自己吧,要不現在就逃,跑回河西算逑
轉著念頭,李承志又往城墻上瞅了瞅,發現那銀甲少年也在定定的瞅他,也不見身側的禁軍再有何動靜。
看這付做派,好似沒那么嚴重。不然墻上的禁軍早拿弓箭指著自己,或是下城來抓自己了
李承志轉了轉眼珠,往元悅身邊指了指“我要撿刀”
“你撿”銀甲少年點了點頭,“但莫要再打他”
李承志心中狂喜。
本是試探之語,哪知這校尉竟真答應了
看來關礙不大,至少性命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