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外,國家統一制度所用的度、衡、量,哪個都要涉及到圓。對于百工和百姓就更不用說了造車輪、造水缸、造爐、建房、挖河、開礦圓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說別的,車輪造的圓一些,至少馬車也能跑的快一些。
李承志暗暗嘀咕這還能有假
這次換成李承志笑咪咪了“此歆率并非下官所研,而是另有其人。不過下官心中尚有存疑,故而需先驗算一番”
有個屁的存疑,擺明就是想講條件,兩個老狐貍哪還看不出李承志打的是什么算盤
“少啰嗦,現在就呈來,我自會召人驗算”
劉芳大手一揮,朗聲笑道,“你想逍遙,老夫依你又何妨就準你一月嗯不,三月,但照舊每日都要點卯點退”
這是怕李承志腦子一熱,跑的沒影了。
李承志大喜,拱手就往下一拜“謝過寺卿”
崔光卻似牙疼一樣,五官擰作了一團。
天知道李承志這滑頭腦子里還裝著多少好東西,表弟這一張嘴就是三月,豈不是要等三月之后,才能再讓他吐露一點
但劉芳都已經答應了,崔光自是不會拆臺。他深吸了一口氣,狐疑的看著李承志“你說是他人所研,可問是哪位”
李承志生怕被人誤會這是神仙教給他的,哪敢打馬虎眼。老老實實的說道“是南朝祖沖之”
劉芳稍一思索“造出司南車指南車的祖文遠”
“對,就是這位”李承志回道,“他還創出了大明歷,可惜只在南朝實施了一年便廢”
聞弦歌而知雅意,都是成了精的人物,劉芳和崔光哪還不知李承志在給他們建議。
“準不準”劉芳孤疑道。
不怪他懷疑南北兩朝新研的歷法有二十種之多,但準的少之又少。這大明歷真有李承志說的這般好,南朝為何棄之不用
“應是準的”李承志話雖說的含糊,頭卻點的很重,“聽說光那歆率,祖公割圓古代計算圓周率的方法就已達萬次”
割圓萬次
劉芳下意識的點了點頭。若按李承志所說,這歆率若是準的,推演出來歷法也應是錯差不大。稍后就讓歷部翻出來研算一番再看
崔光又奇道“便是任你胡混,每日也要點卯點退,肯定是出不了京的。那你要這般多的休沐假期做何用”
李承志稍一沉吟“下官想在京城置宅,故而準備在閑瑕之余賺點小錢”
京城置宅還小錢
在場的四位無一不眼睛瞪的溜圓。
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這李承志已經狂的沒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