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幾種還好,特別前三種,簡直是見血封喉。
硃砂、雄黃、雌化的主要成份都是砒霜。燒煉出來的東西更毒水銀,聞多了都會毒死人
就算元恪嫌命太長,好歹也再挺幾年,等李松李亮在河西站穩腳啊
李承志如蒙大赦,匆匆一拜扭頭就走,生怕皇帝會留住他。
看著他的背影,元恪臉色陰睛不定,眼光時明時晦。立在閣外的劉騰甚至做好了準備,只等皇帝令下,就將李承志擒拿下來。
這李候郎果真是好膽,怪不得敢打汝陽王
自陛下誅盡六輔元恪的六個叔叔,敢這般逆著他的心意奏對的,李承志還是第一個。
連劉芳崔光都無他的膽色,與陛下之意相左時,至多也就是閉口不語
你就不能順著陛下的心意應承兩句
也就李承志不知道,不然非罵死這個狗太監。
皇帝分明已是病急亂投醫了。
他今日但凡奉承一句,元恪就會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非讓他煉幾爐丹出來。別說吃死人,只要元恪稍有個不妥,第一個背鍋的保準就是他
我腦子壞掉了
李承志走了好久,元恪才算是冷靜了一些。
什么天授之人,說來說去,也就是比常人博學一些,聰慧一些罷了。
桀驁為馴談不,李承志從頭到尾都是恭恭敬敬,并無半絲失禮之處。就是這膽子真不是一般的大,氣的朕肝疼。
一個敢同朕這般奏對的是誰來著
好像是李神俊,連貶了三級,攆去北地吹風了
算了,忠言逆耳利于行,不看連劉芳崔光都越來越不敢講真話了
元恪沉吟一陣,給劉騰交待道“擬旨,候星郎忠耿嚴直,恪盡奉公,加官一級,賜為奉朝請加官,類似顧問”
劉騰眼珠子都快突出來了。
他還以為李承志便是不被再杖一頓,怕是也得被一捋到底。
皇帝是那么好頂撞的
但誰知,竟然還升官了
“臣遵旨”
下至半山腰時,忽有一股山風吹來,李承志猛的一個激靈。
到此時他才發現,渾身下濕的就如被從水里撈出來的一樣
全是被驚出來的汗
李承志又不是愣頭青,怎不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今日從頭到尾,他都是緊咬著牙,硬著頭皮撐下來的
什么都料到了,就是沒料到元恪竟將自己當成了救命稻草
他腸子都要悔青了也真真是嘴閑,好好的給元悅解什么題
差點把命搭
服餌食丹元恪也真敢想
入宮時就已是酉時正,這一陣折騰,等下了景陽山,日頭都已落山。
皇成大內,自有黃門引路,李承志想快也起來。等穿過內宮與三座朝城,都已是掌燈時分。
內城早已落鎖,已然回不去了,李承志便想著是去會館或寺里對付一晚,還是去大伯家。
正自猶豫,聽到有人小聲的喚著他,李承志順聲一瞅,發現午門不遠處停著一輛馬車,旁邊站的好像是高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