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甚至懷疑過自己得的是不是如三國時的劉表、曹休一般的毒瘡,已無幾日好活了
王顯賭咒發誓,稱不至于此,勸她調心舒性,這病才好的快,高英才算是半信半疑。
但此時直覺李承志言不盡實,高英又疑神疑鬼起來。
離著近兩丈,又不好一直盯著看,李承志那知道高英已被自己嚇了個半死。
何需依我之見
這分明就是很常見的傷口發炎、感染。但不知為何,高英竟拖了七八日都不見好,看來身體的自愈能力并不是很強。
至于怎么治看著這青腫的程度,再算算時間,想來下面膿應是化了七八成,無非就是破瘡、排膿,敷傷藥,宮中的御醫都應該會治才對
李承志頓時冒出一絲念頭怕不是高英怕留下傷疤,不愿挨刀吧
真要是犯了公主病,那就等著拖成敗血癥吧神仙來了都沒救。
心中狐疑,正猶豫著要不要勸一勸,或是說兩句車轱轆話拖過去。無意間迎高英的目光,竟似在肯求一般,李承志心下一動留點傷而已,又不是留在臉,至于么
罷了,九成九會是親戚,能勸還是勸一下的好。
再者,也不一定會留很大的疤。便是有,也不一定祛不掉,記得蛇油膏就有這種功效。
邙山的菜花蛇不要太多,抓一條暴曬兩天就是這東西
李承志的語氣很是誠肯“臣雖不擅醫術,領軍之時倒看過幾本醫書,此癥無非便是破瘡、放膿、祛腐宮中御醫應是都會的
也請殿下莫要諱疾忌醫便是稍有疤痕也無大礙,臣回去翻翻醫術,說不定就能找出一二祛疤之術”
破瘡,放膿她知道,御醫都是這般說法,但這祛腐是何意
高英猛的一喜李承志果然會治
隨即她又有些懵看他說的這般輕松,好似并不是大病。反而誤以為孤怕留下疤痕,所以才拖成了這般
什么跟什么呀
孤難道不知“養癰長疽,自生禍殃。”的道理
“除了破瘡與排膿,竟還要祛腐”
高英咬了咬牙,“不知你是從哪本醫書看來的”
哪本醫書
好像都有吧
轉了個念頭,李承志又細細思索著。
還真不是他吹牛。
別的自然是糊弄人的話,但醫書卻真看過不少。當然是因為怕死,也為了活的長久些
但越是回憶,李承志的臉色就越不自然。
張仲景的金匱方,好像沒有
葛洪的肘后方,好像也沒有
陶弘景的名醫別錄,更沒有
這些書中雖有毒瘡,也就是感染起膿的療法,但全都是用針破瘡、外敷撥毒,再加內服排膿之類的方法。
自己這是犯了經驗主義,一想到化膿,就想了用刀割
思來想去,好像就只有三國志華佗傳中提到過幾句若病結積在內,當須刳割者,便飲其麻沸散,須臾便如醉死,無所知,因破取
恍然間,李承志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給胡保宗填腸子的時候,拿三國志糊弄他的場景。
真是見了鬼了,難不成還要這般糊弄高英一次
看他竟似變了臉,高英也跟著變了臉,急聲逼問道“哪本醫書”
李承志只覺嘴里直發苦,索性心一橫“三國志,華佗傳”
女官一聲驚疑“青囊書”
青囊書個毛線
李承志頹然一嘆,無奈道“就是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