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無事,劉芳奏了高麗、契丹兩國不日會有使者入京朝拜納貢。崔光奏了造新歷之事,高肇奏了修訂禮樂、度量衡等。
看諸官再無陳奏,御吏中尉王顯出班,參高湛、李承志于初七在城下蠱惑百姓、差點引出動亂之事。
按程序,被參之人要前自辯或是認責,而后該罰罰,該降降。
但皇帝明顯不愿意磨纏,都不等金吾將軍唱令這二人前,他看著王顯問道“二人各降一級留用,卿以為如何”
王顯竟沒一絲猶豫,恭身應道“臣遵旨”
眾巨無不覺的怪異,包括元雍、劉芳、崔光等。心想便是稍后崔亮就會秉奏,給他二人升來,但該走的程序還是要走一遍的,不然不知底里的朝臣難免會多想。
還有這王顯是怎么會事
身為御事中尉,負訥諫之責,竟如此由著皇帝亂來
再看皇帝的臉色不太好看,眾人皆猜測著發生了什么事,皇帝竟連這么一點功夫都不愿意等
也就兩三息,又見元懌、劉騰齊齊出班,只聽劉騰朗聲奏道“臣有事陳奏于昨日,掌冰史高湛解售冰所得之十二萬余金運入太府,臣悉數清點,已交至司農寺”
“巨附奏”元懌也跟著一恭,“臣肯請陛下準之先予七兵調付六萬金,用于武川鎮并晉地賑荒”
“準”
皇帝大手一揮,一指劉芳崔光并崔亮,有些焦燥的說道“十二萬金啊,朕有多長時間未見過這般多的真錢高堪此舉堪稱有功于社稷嗯,還有李承志,獻陣樂三曲,也應嘉獎諸卿盡快列個條呈來。另,除李承志為大羽真,即日遷殿中聽用”
一群朝臣都有些懵。
哪來的十二萬金按他們之前的猜測,便是如高湛所奏,內宮與光祿的冰會一斤一斤的賣出去,且能賣得完。除去兩月間的折損,撐死了也就賣個五六萬金而已。
這多出來的一倍是哪來的
不是沒有反應快的已然猜到,宮中與光祿的冰怕是已經賣完了。
怪不得皇帝搬回了大朝城,太極殿中也用了冰鑒,但皇帝卻沒有提何時會恢復百官頒冰。
全賣完球了,還給你頒個屁那這個夏天你讓我們怎么過
十個大臣中至少有七八個怒視著站在武班中的高湛,仿佛在問你個生兒子沒屁眼的干的好事。
只有少數幾個,如劉芳、崔光這樣的暗暗的罵著李承志。
還有一小部分在孤疑高湛這二子的才智也就一般,何時竟有了這般的智計與手腕
正猜忖著,突聽殿一聲高唱“退朝”
抬眼一看,皇帝竟已離了玉榻,起身進著序門。邊往里走還邊朝王顯招著手“隨朕來”
說著又一指高肇“司空也來”
高肇王顯恭身應著,緊緊的跟了去。
看皇帝如此急切,眾臣更懵發生了什么事
趁眾人愣神的功夫,李承志微松一口氣。眼珠轉了轉,不動聲色的朝殿外走去。
離天涼近有兩月,百官無冰可用,怕不得炸鍋
皇帝還算仗義,沒提自己的名字,而是用“獻陣樂三曲”的名義給自己升了官。便是百官恨的想咬牙,也只會找高湛的麻煩
果不其然,一群武官已經把高湛圍了個里三層外三層。元雍正喝問著“冰呢”
平日都是高肇才有這般待遇,高湛哪經過這個陣仗,頓時有些慌。
但他猛的記起李承志的交待驢死架不倒,有陛下撐腰,你怕個卵
“自然是賣了”
元雍怒道“放屁,那可是幾萬方,連宮里都用不了這般多”
高湛用力的挺直了腰桿“京中大寺近三百,各購一百方”
一眾大臣驚的外焦里嫩。
竟然賣給了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