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中國自古以來就種大豆,后世所傳“豆腐是淮南王劉安發明”,應該是無誤的
但來了之后才知道,還真就沒這東西。
翻遍淮南子等典籍,就根本不見這東西。
到了洛陽,還特地到農部問過。還跑到到秘書省國家圖書館翻過各種各樣的本草典籍。甚至把有關記載人參和辯證法的最早記載都找到了,但就是沒找到和豆腐相關或相似的只言片語。
至此,李承志才確定,南北朝真就沒這東西
李承志不是歷史專業出身,自然不知道,有關豆腐的最早記載,出自五代陶谷所著清異錄為青陽丞,潔己勤民,肉味不給,日市豆腐數個
最早的制法出自北宋寇宗奭的本草衍義:“生大豆又可皚為腐,食之。”
最早提及是淮南王劉安發明豆腐的記載,則出自南宋朱禧的素食詩及注釋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己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注曰:世傳豆腐本為淮南王術
至于傳自哪里,朱禧沒提。
若是深想也不奇怪。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堪稱南北朝時期的農用百科全書,其中記載的各種豆制品已極其完備。如豆豉,一千五百年后釀制時,都還用的是齊民要術中的方法。真要有豆腐,其中不可能不記載。
再者,如唐時盛世,竟也未留有只字片語
所以,南北朝還真就沒這東西。
等皇后用完,李承志的差事就算是告一段落了。畢竟還有禮官在,雖然皇后很養眼,但他也不好一直賴在這不走。
皇帝也真是,讓自己當皇后的保健醫生也就罷了,時不時竟還要讓自己客竄一把廚子
簡直是糟蹋人才
心里腹誹著,李承志站起身朝高英一揖“殿下,下官告退。”
告退
高英好似才回過神,抬眼微微一掃,疑聲問道“李承志你幾時來的”
大姐,我都侍候你好一陣了,你稍微走點心好不好
你吃的是哪來的
李承志黑著臉不說話。
經高文君提醒才反應過來,高英本想笑一笑,緩解一下尷尬,但擠了半天,也沒擠出一笑容來。
她悵然一嘆“你次提過的那去疤的傷藥,何時才能配好”
高英說的是蛇油膏。
其實早就曬好了,但李承志估計對高英的作用不大,所以一直再未提。
腫雖已消盡,傷口也已愈半,且結了痂。但高英左肩下的傷口依舊足有雞蛋大,且有近寸深。
部分是被感染后血肉化成了膿,還有一部分則是清創的時候連膿帶肉一起被挖走了。
即便蛇油膏有效,至多能恢復表皮淺深,對失去的血肉卻沒什么好辦法
而且李承志也給皇后提過,高英怎就跟忘了一般
他都有些懷疑皇后不會是受了刺激,精神出了問題吧
李承志稍一沉吟“還需再長些時日,等傷口表皮徹底愈合,殿下才能用此藥”
“這樣啊”高英悠悠一嘆,“那就再等幾日記得提醒孤”
她越是這副模樣,李承志心里越是懷疑,連聲應道“殿下放心,臣定然記得”
說著話,他便拱手告退,
但身都還未轉利索,突聽殿外一陣吵鬧,好似有在在喝問“李候朗在何處”。問著話的功夫,一個黃門便沖進了殿,先是朝著高英做揖問禮,而后又對李承志說道“李候郎,陛下急召”
一看就是出了大事,李承志還沒來得及問一聲去哪,高英倒先出了聲“陛下召他做甚”
只是個奉命來傳詔的小黃門,哪知皇后和胡充華之間的仇恨糾葛。竟是想都未想就回道“秉殿下,胡充華突發急癥,故而陛下傳令李候郎前去診治”
胡充華
皇后最是聽不得這三個字。
像是通了電,原本空洞無神的雙眼猛的一亮。又如野獸嘶嚎,嗓子里竟發出了兩聲低沉的咆哮。
“急癥,何癥”
“奴也不知,但聽聞突然就咳了血”
急癥,還是突然咳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