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對。
在如此平坦之地,且相距如此之近,若遇刺鎧虎騎,不認輸又能如何
李承志能有勇氣堅守一時,已算是不錯了
元坐在車頂,滿面狐疑“羅素,這李氏小兒抽什么瘋”
還能抽什么瘋
估計是已知怎么打也打不過,索性棄攻為守,準備硬扛了。
但你能扛得過幾時
車下立著一騎,是元繼專為元挑選的副將。約摸三十多歲,長的豹眼環睛,蒼髯如戟。但聽說話,倒顯的很是沉穩。
“應是想搶戰勢高、林密、風之地利,準備棄攻堅守。那些兵卒此時挖的,便是欲阻我鐵騎沖勢的濠溝。若末將沒猜錯,那未動的十數輛馬車中,裝的應是糧草水食等物”
元滿臉古怪。
占據地利,棄攻堅守
李承志腦子有問題吧,虧世人還將他吹噓的跟絕代名將一般
只要我派鐵騎將你圍死,就你那十幾車糧草,能供這一千人馬嚼吃幾頓
最后還不是個輸
元露出一絲獰笑,冷聲說道“李承志,當元某能這般便宜了你羅素,若我想速戰速決呢”
“只要將其圍困,再令將士攢射。便是只用弩,裝箭慢一些,但敵方就如甕中之鱉,射不兩次就潰了”
虎騎甲胄太重,不好引弓,故而皆佩的是短弩。行進間不好換箭,只能射一次,但駐馬時卻無妨礙,至多也就是比弓射的慢一些。
即便李承志會布車陣阻箭,只需再放一把火,就什么問題都解決了。到時的李氏小兒,就只有遁入山林這一條路。
按照皇帝所定,一旦出了校場,就算是主動認輸了
元稍一累索,眼中閃過一道兇光“羅素,但等戰鼓一響,就令五百鐵騎沖入山林,先斷其后路”
羅素心中一凌。
元就沒準備讓李承志痛痛快快的認輸,說不定更想趁此良機趕盡殺絕。
恰好,他也是如此想法
李承志,等著受死吧
暗恨之余,羅素又肅聲道“但也不得不防,是否為李承志的誘敵之計。故而末將認為,等李承志果真退至山下,我等再出鐵騎斷后也不遲”
就只有這短短幾刻,就只有這一千兵,李承志能布出什么疑陣來
能挖出一道三尺深和濠溝來,都得贊他手快
心中雖如此想,元卻未斥駁,只是沉聲道“正是因信重予你,父王才會請你過來助我,便依你所言”
羅素可不是無名小卒年方十七,便隨父叱羅候鎮守武威。武威撤鎮后,又轉遷敦煌都尉、校尉、從事中郎、行臺。助鎮將抵御柔然、高昌多年,堪稱戰功彪炳。
后授意屬下假扮胡匪搶掠胡商,事發坐罪被免。因為鮮卑世族,且多有功勛,入京后調入中軍,任了虎騎隊正
其祖叱羅候,便是被李其、李始良、李始賢等父子三人斬于馬下的那武威鎮將,與李承志堪稱血海深仇
山下風多,這是常識。
不然魏明帝不會將皇家園林修到邙山之下,更不可能專修一座作來避暑的金墉城。
一眾大臣站在金墉城吹著山風,只覺渾身清涼,比在太極宮、式乾殿中不知舒爽了多少倍。
且還有熱鬧可看,比殿中與皇帝奏對愜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