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千年以來的陰陽五行、相生相克的至理是擺設
就跟后世的人突然聽到有人說“母豬會上樹”是同樣的道理
他本是說給于忠聽的,偏偏被皇帝聽到了。元恪冷聲笑道“但朕信”
李承志滿臉笑咪咪“勞煩寺卿,替下官謝過陛下謝陛下體恤微臣”
劉騰斜著眼睛盯了他好久,最終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那是陛下體恤于你么
分明就是你詭計多端,竟敢將陛下也蒙在鼓里。陛下擔心虎騎有損,不得不將其撤出。
怪不得明知陛下胳膊肘朝著元拐,給元借上麻痹騎后,也不見你有半句怨言,原來是在這里等著呢
“李承志,你也真夠可以的,竟連”
本是要說“竟連陛下也敢戲弄”,但話到了嘴邊又覺不敬,劉騰索性住了口,只是拿手指虛點了他兩下。
“陛下已令元撤出虎騎,你也莫要得了便宜還賣乖,即刻將兵撤走一半才是正理。不然便是贏了,最后也得判你輸”
李承志繼續笑咪咪“寺卿放心,這是自然”
臨走之時,劉騰又似想起了什么,停下馬看著李承志。口氣雖隨意,但神色卻是少有的凝重
“人老了,話也就多,你也莫嫌本官聒噪某覺的,你還是見好就收的好”
你個死太監,咱倆的關系什么時候親近到這個份上了
視色還這般鄭重這分明就是皇帝的意思
雖然依舊回的是“寺卿放心”,但李承志卻是朝著城墻上拱手。劉騰頓時會意,心知李承志聽懂了隱意,再不多嘴,催馬朝元的軍陣走去。
看劉騰走遠,李亮才湊了上來,無比佩服道“郎君還真是神機妙算,皇帝怪真撤走了虎騎”
李承志嗤的一聲就笑了出來“你也真敢夸,這是常理好不好”
他舔著嘴唇,遙望著遠處那數百端坐馬上的甲士,眼中直冒精光“可知全大魏有多少丁口不算隱戶都有三千萬之眾。而虎騎才有多少將將一萬
這還是漢人、鮮卑人中湊不出,又從歸順的高車、匈奴、丁零、柔然,及盧水湖等雜胡部落中挑了許多才湊起來的。
而如這種高近七尺魏尺29公分,能披的動百斤重甲的悍卒,就連虎騎中也才一千之數可見用萬里挑一都不足以形容。
莫說皇帝如之前那般大言不慚,損員三成如何如何。但凡折上一個,他都得心疼死。說句難聽的話元死了,與皇帝何干。或若虎騎死了,可就真死了
猝然聽聞你家郎君我真有能使虎騎損傷的手段,皇帝便是心中猜疑,也不敢賭。怎會不全部撤回去所以我從頭到尾都不覺得,我們為和虎騎對敵總有辦法能讓皇帝收回成命
要還不理解,就好好想想,這般悍卒,我們才有幾個但凡死上一個,郎君我怕不是得和人拼命”
我們有幾個
李亮真就算了起來李松、李彰、李顯,再加一個皇甫讓竟還不足一巴掌
正自驚駭,又聽李承志說道“皇帝讓我們撤走一半兵,哪我們就撤,反而溝也挖的差不多了,可令兵卒稍做歇息嗯,記得給撤走的那部分每人分上幾斤肉”
李承志特意挑的是林密草茂,土質松軟之處。人手又足,備的工具又趁手,不到一個時辰的功夫,就挖出了一條長近百丈,寬近一丈的濠溝。
看著足有一丈深,其實只挖下去了四尺不到,外面那六尺,都是用挖出的濕土堆積起來的。
長溝呈半圓之勢,其后便是山林,將兵卒、馬匹、車駕等護在其中。中間只留約十丈寬的一條通道,以供騎兵進出。若是敵方攻來,就會用車駕堵上。
此時溝底已然見了水,想往深里挖就比較費力氣了,而且也沒必要。不敢說固若金湯,但李承志以為,用來防備元綽綽有余。
李亮肅聲一應,令李睿去下了令,數百兵卒便都爬上了溝岸。又聽李聰幾聲呼喝,便有幾十火頭兵抬來了大筐和水甕,給兵卒發著吃食。
肉餅肉湯管夠,除此外,每人還有一碗水酒。
平時哪有這般吃食,便是禁軍,天才能見一頓葷,十日半月才能吃一頓米飯、白面。
山林下頓時發出一陣震天般的歡呼
元又急又怒。
就因為李承志的一句恫嚇之詞,陛下就要將虎騎撤走
皇帝怎就跟白癡一般,就憑一句“毒火”,就視李承志為洪水猛獸
他說有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