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這篇文章,通遍都是勸人認命的,若是皇帝強令他作一篇“論世家門閥存在的道理”,“議人分三六九等的好處”等文篇,自是恰如其縫,貼合的不能再貼合。但與與李承志“立志”的主題而言,卻完全相反。
要真一字不改的抄出來,李承志絕對會被人罵成言行不一的反復小人。
只因李承志自始而終示與世人的,都是絕不認命,事在人為
沒辦法,那就只剩最后一招硬湊。
只要能想到的有關勵志的名言警句典故,李承志恨不得全用上。至于寫出來會不會顯的生硬、突兀,他已經管不了那么多了。只求通篇只要不太背離主題
又構思了足有一刻,李承志再次下筆。因需駢偶,所以不好等李承志寫一句,劉騰就念一句。又怕再冒出一個如元悅這般的愣頭青,故而等李承志成文,劉騰才念出來。
又兩刻后,皇帝與眾臣便等到了全文
立志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運淺不可喪志,時勢不可盡倚。世事無定無常,須當自立自強。
天若無志,日月無光。地若無志,草木不長。
水若無志,無風起浪。人若無志,寸無所長
故而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蛟龍潛底,居于魚鱉之間
賢良失時,亦屈小人之下。
運不逢志,不失君子之禮
才遭不遇,宜當守心靜氣
唯心不欺,必有揚眉之日。
常懷高志,終可琢玉成器。
福祿豈由天定,富貴誰人不求
先立志耳
張良原是布衣,
蕭何曾為縣吏。
韓信未仕,短衣少食缺居,
蘇秦微末,父憎兄惡妻譏。
太公困于渭水,終而武略超群。
孔子厄于陳邦,卻至文章蓋世,
晏子不足四尺,使楚拜齊任相
孔明臥居草廬,出作蜀漢軍師。
霸王雖雄半生,敗于烏江自刎。
沛公一時之弱,竟有漢土萬里。
嗟呼,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本就經常誦旨傳諭,劉騰的腔調極富節奏,且極有氣勢。隨著他娓娓誦來,眾人只覺一股豪情猛然涌出,竟激的心頭火熱,思緒難平。
特別是最后兩句,就如晨鐘暮鼓,震的眾臣心潮澎湃,難以自己。
說通俗一點李承志的這篇文章,已然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鳴。
今日飲宴,皇帝只請了三品以上的大員。但凡端坐于殿中,哪座案幾之后不是深受皇帝寵信,此時正是春風得意的重臣
而哪個不是幾起幾落,受盡波折,歷盡崎嶇,才有了此時的風光
每一個人都覺得,李承志的這篇文章就是寫給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