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陽殿中,諸貴人、命婦傳誦著李承志的那兩篇詩詞,討論的好不熱烈。
做的確實好,而且極快。
但就是覺的這第一首,好意含著什么隱意
但凡心思玲瓏些的,無不偷瞄著皇后等人的臉色。
皇后、高平、長樂三人皆是柳眉輕鎖,俏面上隱見憂容。
案邊恭聲侍著禮官,正低聲回秉著李承志在太極殿中做詩的經過。
“陛下怒斥李侍郎,稱他隱喻陛下及殿中諸公皆是只知行酒作樂,卻不知民間苦之輩。并喝問李侍郎你是嫌朕這個皇帝太你太涼薄”
此言一出,三女皆驚。
皇帝很少喜形于色,便是對何人心懷怨恨,也向來都是和顏悅色,如沐春風,讓你感受不到半點不快。
但怎就獨獨對李承志這般冷言厲色
只是令李承志做幾首詩而已
高文君突然就急了“好好的,非要讓他作什么詩”
皇后也有些后悔,心想一時沖動,竟害他受了連累
心中雖如此想,但嘴不是一般的硬。高英輕哼一聲,露出一絲冷笑“難道還說錯了”
她說的過于含糊,高平與長樂一時間都沒轉過彎來。還在咂摸皇后應指皇帝斥的對
如此盛日佳節,怎就能說出“錦樓不到野人家”這等大煞風景的話
李承志十之就是在隱射皇帝
就只有高文君猜到了高英之隱意皇帝性情本就涼薄,李承志一點都沒說錯。
你自己想死,但莫要害他呀
高文君被嚇的俏臉兒白里透青,都帶上了哭腔“大大姐”
若是高文君的下文是“慎言”之類的話,豈不是道破了孤的心思
高英眼神一慌,冷聲斥道“閉嘴”
高平與長樂一頭霧水,不知這姐妹二人打什么啞謎。正自狐疑,又見劉騰入殿,
劉騰先向皇后、二公主等問了禮,將一張文書置于案上。而后站定,昂首挺胸的唱道“陛下口諭”
殿中諸人無不正襟危坐,就連皇后也不由自主的欠了欠腰。
當劉騰傳完口諭,其余諸人口聲遵旨,心中均想應是李承志這詩惱了陛下,陛下盛怒,才牽連到了她們。
口氣不算重,只是訓示,連斥責都算不上。故而眾貴嬪、命婦態度雖然恭敬,倒也無人惶恐。
就只有高英,氣的臉色發青。
皇帝哪是在訓示諸夫人
天下間能被稱為朝殿的有幾處
除了這昭陽宮、式乾殿,李承志又能在哪里覲見于孤
難道還能在寢宮不成
皇帝分明就是在警告她這個皇后日后再莫要強令李承志作詩
都道皇帝已被李承志氣的悖然大怒,又見高文君淚眼汪汪,高平擔憂的問道“請問寺卿,李承志如何了”
劉騰微微一拱手“陛下允他即日赴虎賁上值”
“上值”
高平與長樂對視一眼,滿臉驚奇“陛下竟未治罪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