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重了,別訂閱,明天問編緝要權限刪
別訂閱
別訂閱
元悅造反
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從認識第一天起,李承志就知道元悅很聰明。甚至懷疑過他不近女色也罷,好男風也罷,皆是自污保命、以消除元恪戒心的手段。
而越是聰明的人就越惜命,膽子就越小。元雍如此,元悅亦如此。
李承志還記得,高歡打敗爾朱氏后,想選一個血脈最近,比較好控制的傀儡當皇帝,第一個選的就是元悅。
元悅聽到消息后,當場就嚇的暈了過去,屎尿噴了一褲襠。
就因此故,麾下文武認為元悅不能服眾,高歡才遂以做罷。
李承志懷疑那怕元恪死之前將選他繼位的圣旨擺到他面前,元悅都絕對會不敢信,九成九懷疑這是皇兄試探他的手段,想在黃泉路找個伴。從而將演給高歡的那一出,提前在元恪面前演
至于元嘉老的能不能活得過元恪都還是個問題,就算造反,也該先提元淵安置妥當,不像如今一般困在宮中
因此李承志九成九敢確定,要么是巧合,要么是幕后賊人用來掩人耳目,或是攪混水的手段。
李承志沉吟半晌,高聲喚道“元讞”
“屬下在”
“持我手令入宮,各調兩千甲士,將報德寺、無極觀皆圍了,不得走脫一個”
楊鈞眉頭一皺“你不怕打草驚蛇”
“白馬寺一夜成空劉騰的動靜何其大該驚的早驚了。再者,真要與元悅、元嘉有關,你當這二人會坐以待斃就當是敲山震虎了”
敲山震虎這是準備但有發現,連元悅和元嘉都要抓
楊鈞驚愕萬分你還真是六親不認
元悅也就罷了,至多是生意的來往。但元嘉,那可是李承志的準外舅
不要以為皇帝之舉是無的放矢,只是令高文君改姓而已。但在封建社會,“禮”就是天。從來都是先論倫理,再論親情。
就如楊鈞所言,李承志以后再無姓高的岳父,也更無姓高的舅兄,只有姓元的
果不其然
李承志只是讓元讞去宮內調兵,卻再無半點交待
要知,他調的可是虎賁,必經元淵之手。竟也沒讓元讞掩遮一下,而是向元淵直言要圍報德寺,要擒宗德
楊鈞眼皮隱隱抽動“元悅也就罷了,閑散宗室一個。但元淵卻宿值大內,手握重兵,你就不怕他真與此事有關,狗急跳墻”
李承志隱隱冷笑,卻不說話。
你當劉騰、元暉是吃素的
還是當皇帝是吃干飯的
莫說元淵了,皇帝九成九連自己都防著,就是不知安排的是哪一個。
再者,李承志堅信,皇帝遇刺和元淵無關。
回憶起與元淵相識以來,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李承志本能的就想搖頭。
身為虎賁中郎將、天子親軍統領,元淵要想下手,機會太多了。根本不需如此麻煩,還要冒這么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