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已經熱好,因加了生茶葉,稍有些發苦,但李承志喝的津津有味。
但喝了沒兩口,元讞去而復返,身后還跟著一個軍將,看著很是面生。
“大帥,司馬遣騎來報”
說著話,元讞將一只類似信封的皮口袋遞了上來,封口睡還燙著楊鈞的信鑒。
李承志放下銅盞,三兩下拆開了皮封。
就著燈籠掃了一眼,才發現并非楊鈞所報,而是羅鑒送來的文書。
信很長,寫了足足三頁,但大抵說了三件事
“十日前,陸什夤率部巡邊,經雞鹿出關,再無音訊。某與殿下猜度之,應予高闕或金壕接應杜侖部
但所率部曲,就只三百余騎。另高闕與金壕各有守卒一營,合兩千余,戰馬六百余匹,當不足為患”
“臨戎、臨河并雞鹿等并未生亂,某已予昨日派遣心腹,調換雞鹿并諸關城守將,另予臨戎等三縣各遣令使監之郡公后路無虞矣”
“另,某已從武川、懷朔急調步卒六千、車駕八百余,已予今晨啟程,至多兩日可至五原。且已傳令各縣,至多三日,便可起兵兩萬,以助郡公”
“哈哈”
李承志樂出了聲。
稱不上雪中送炭,但至少算的上錦上添花。
羅鑒的速度不可謂不快,只兩日就集齊了六千步卒并所需之糧草。
而再三日,但可盡起兩萬大軍北上。
而這是其次,最讓李承志欣喜的是,臨河、三封并雞鹿關已定,再也不用怕腹背受敵了。
也是沒想到,陸延之弟陸什夤竟然不在高闕戍城,而是跑去了數百里之外金壕關
雖然李承志不信鬼神,但運氣這玩意還是信一些的。
至此看來,他運氣還不錯,不然杜侖總怎么空等兩日而不入關
就想在等著他一樣
“楊司馬的后軍行至河處了”
“屬下出營時為酉時初,后軍已近五原縣東十里,此時已過一個時辰,應至五原縣城北二十里”
即未跟的太近,也未離的太遠,離中軍就只有十數里。
楊鈞倒是將自己的軍令執行的一絲不茍。
想來元鷙的前軍離大成縣至多還有二十里了。
而予金壕關下探查的駕拔允與斛律金還未急報,想來柔然大軍還未入關。
至少一個時辰前還未入關。看來今生算是安生了
李承志將信裝進皮囊,沉聲到“元讞,于各旅傳令一字五分鐘后啟營。并予元鷙傳令,若至大成后探哨仍無急報,全軍入城駐營”
“是”
元讞急應一聲,快步離去。
稍時,便聽前營一聲鼓響,大軍再次開動。
四千中軍呈“品”字,將李承志帥仗護在中間,往大成縣城行去。
已然入夜,但有自沃野直達金壕關的馳道,極是平坦,故而大軍行進速度關不比白日里慢多少。
也就堪堪一個時辰,李承志就已以看到掛于城樓之上大燈籠。若算距離,應是還不足兩里。
但怪異的是,明明已令元讞傳令,全軍可入城扎營,但城外依舊燈火如龍,密密麻麻。看著好似并未入城。
莫非出了變故
正猜忖著,遠處忽的傳來一聲高喝“大帥,賀拔允遣快馬來報”
“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