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正的五萬,并非號稱兩萬中軍,另有三萬是從洛州、東秦州、華州、豳州、雍州等征召而來的郡兵和民夫。
包括刁整與酈道元也一樣,授李承志之命,另率五萬進往秦州。
開源縣就只五千兵,來敵近有十倍之數,可元麗不但未避鋒芒,竟盡率大軍出城,大有與李韶決一死戰的架勢。
想起來是如此的不自量力,但恰恰如此,卻將李韶給鎮住了。整整大半日,兩軍只在城下對峙。就只是呆呆的看著,連鑼鼓都未多響一聲。
無它,委實是一年前涇州之亂時的教訓太過深刻,天知道開源縣之后的陳倉或是大散關之下,有無埋伏著數萬南朝或吐谷渾大軍
敵軍方一回城,早間派出的探馬也相繼來報,稱散予城外并城后的敵軍斥候也相繼回城,問李韶是否趁夜向南,往陳倉一探虛實。
李韶有些心不在焉,好似未聽到一樣。楊鈞暗嘆一聲,揮了揮手“先盡皆歸陣,稍后都督自有示下”
一旦近夜,雙眼就失去了作用,本予三里外探明的敵情,怕是走到百步外才能探知一二。打個比方,只需予四野之處多擺空帳,多點燈火,便能擺一座疑軍之陣。若是近前,安知是空營還是實營
但敵人又不是木頭,還能任你靠這般近因此探是不可能再探了,不然就是枉送人命,多造斥候死傷。
令兵退下,楊鈞又瞅了瞅李韶,看他仍似魂游天外,無奈的小聲喚道“元伯兄,元伯兄”
李韶似是如夢初醒,無意識的應了一聲。抬頭看時,不由的一聲驚呼“元麗退兵了”
楊鈞差點把眼珠子瞪出來難道你方才是睡著了不成,城上的金鉦敲的那般響,你竟充耳不聞
他黑著臉,不滿的回道“我的李大都督,你可知道,敵軍退兵都近兩刻了是該就地駐營,還是退回開陰,你也該盡快示下才對”
李韶眉頭皺作了一團“敵情不明,安敢于敵城之下扎營傳令,后軍撤回開陰,前軍予十里之后駐營”
只要下命令就好
楊鈞猛松一口氣,低聲喝道“速傳左都督之令,全軍后撤”
開源在南,開陰在北,聽著好似是兩個縣,應該離的極遠,其實就隔著一條小河。兩城之間相距才四十里。因此等前軍退后十里,后軍已退到了開陰城下。而大營就設在開陰城中
回城的路上,楊鈞萬分不解,孤疑的問道“元伯,今日為何神不思屬”
還能何故
李韶一聲長嘆“征戰半生,至今日才恍然如夢,猝然驚覺這仗,某竟不會打了”
扯什么雞毛鳥蛋
你這話若是傳出去,大軍安有士氣可言
楊剛要勸諫,心中一動,竟當即就猜出了幾分原委。
你說你和誰比不好,和李承志比
不是說李承志有多會打仗,經驗就一定就比李韶足。在楊鈞看來,沃野一戰之時,李承志的布置只能算中規中距先伏奇兵于敵之后斷其后路,亂其軍心,而后主力盡出,一舉潰之。
但詭異的是,遺部就只數千兵,卻將數倍于已之敵斬殺貽盡,將兜領的后路斷了個十一干凈凈
也莫說李韶了,就是將奚康生、楊大眼、李崇、李平、崔延伯等數得著的元魏名將盡皆請來,也絕無這般勝績。
若是這般想,何止是不會打仗,楊鈞覺的自己這幾十年都白活了
“當日他與我說過,定會讓我見識雷為何物,想來不日就能見此神器。而以他惜兵的性子,定是不吝用于此戰的”
我只是因為此物而躊躇么
李韶無聲一笑,輕輕的點了點頭“那某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