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之下,密密麻麻的甲兵就如螞蟻,將小小的清水縣圍的密不透風。
縣衙之中眾將林立,圍著一副地圖爭的面紅耳赤。
“伏羅大人,并非是我等長賊人志氣,滅自家威風。李氏小兒雖不及弱冠,但生性狡詐,智勇過人,且領軍、陣戰皆是極有獨到之處。
如今有十萬大軍在手,李氏子堪稱如虎添翼,故爾我等還是要小心為上。再者,也不需伏羅大人苦等,至多三兩日,南朝大軍便能入關,屆時大人再出兵也不遲”
元繼可謂苦口婆心,語重心長,但伏羅一個字都聽不進去。
“魏軍足有十萬不假,但據某這數日探之西起蕭關,東至武關,只是駐于隴山、秦嶺之諸關城、谷道之兵就有近六萬。余者也就四萬余,且分駐東西
敢問江陽王、侯將軍、崔使君,便是如你等所言,那李承志極擅用兵,但旗下就只兩萬余兵,且近半既為步卒。我若騎兵盡出,他能奈我何”
這是兵多兵少的問題嗎
若是常人,自然是這般道理,但換成李承志,根本不能以常理度之。
看看陸延,便是再不堪,沃野城中也足有數千心腹。但遇到李承志,堪稱勢如破竹,自接戰至事敗,還未挺過一個時辰
侯剛眨巴著眼睛,小心翼翼的勸道“陸鎮軍就沃野之敗所述,并濟陰王元麗昨日之急報,大人也都已看過。想必已知,那李承志應藏有陰邪之術,故而某以為,我等當引以為戒,小心提防”
陰邪之術
伏羅心中微微一凌,但臉上半點都不顯“侯將軍所稱陰邪之術,應是指那聲如霹靂、狀似雷火、激發之時突射鐵珠、箭矢之物吧”
元繼等人無不一驚元麗也罷,陸延也罷,都只是稍有提及,但伏羅為何知道的這般清楚
“呵呵呵”
伏羅冷笑一聲,似是極是不屑“諸位難道忘了,一年前,我左谷蠡王慕容定并數千精騎折戟于河西之時,那李承志就用過此物”
眾人恍然大悟,終于想了起來但是因此功,李承志才得以受召入京,之后逐漸得先帝信重,直至如今
“予那一戰中,左谷蠡王舊部幸存者頗多,見識其物者大有人在。且魏軍退兵之后,大汗專遣我等往激戰之處查看過,故而才知道的這般清楚。
此物確有獨到之處,一旦激發,方圓兩三丈內如萬箭齊發。不過聲勢雖極大,有如炸雷,但其威也就及之兩三丈,一過三丈,便如強弩之末,難穿魯縞。
且只對血肉之軀而言,如披鐵甲,此物便是近在咫尺也難傷分毫故而所謂其有天雷之威,皆是無稽之談”
伏羅朗聲笑道,“再者此物應極難制,不然那次李承志直至九死一生,命懸一線,也不過才用了數枚。而于沃野之時,也才用了數十。便是濟陰王言其神乎其神,前日予汧源城下也只聽到了一聲炸響而已。
而沃野之陸鎮軍之所以功敗垂成,皆因不知此物之底細,疑為神鬼之物,才使軍心大失,因此才敗的那般快故而某斷之,此物予李承志手中并無多少,只要預先提防,當無大礙”
伏羅辯的頭頭是道,且信心百倍,但元繼等人依舊惴惴不安。
李承志真要是土雞瓦狗,何至于讓他們畏之如蛇蝎
其余也就罷了,好好的放著秦州、梁州不來平定,李承志為何獨獨先去了沃野
稱一句未卜先知都不為過。
況且,如今沃野之亂至今已近有一月,但自陸氏兄弟南逃之后,不論是沃野、還是杜侖部竟皆無半絲消息傳來
就算是敗了,近二十萬丁口的杜侖部難道被李承志全給滅了口
委實太過詭異,讓元繼等人皆成了驚弓之鳥,聞“李”色變。
他們甚至有一絲直覺伏羅如此輕敵,必然會吃個大虧。
幾人很想勸著伏羅不要沖動,等南梁兵出秦嶺之后,兩面夾擊方為上策。但他們也深知,如今的伏羅已然吃了秤鉈鐵了心,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罷了,就讓他長個教訓吧
元繼手一拱,皮笑肉不笑的道“那就祝大人旗開得勝,馬到功成”
侯剛與崔祖螭齊齊一嘆,無奈附合著。
伏羅一看便知這幾人在等著看他的笑話,只是冷笑一聲,敷衍般的抬了抬手便出了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