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是個很好心的老太太,見她為難,說可以借錢給她。
后來把紅絲巾買回去后,爸爸狠狠地打了她一頓,媽媽在一旁袖手旁觀,而她最終也沒有還鄰居奶奶的錢。
鄰居奶奶說不怪她,甚至還有些自責,但對于購物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向小圓始終有些膽怯。
好像,對別人來說,平平常常的小事,對她來說,都需要往前邁出巨大一步。
“我和琪琪經常來,這里的東西又多又便宜。”比起向小圓的陌生,吳映琳顯得熟門熟路的,都不用看路標,直接往前走,還挽起了向小圓的胳膊,“小圓,你跟好我們,別走丟了。”
向小圓問,“這里的東西真的很便宜嗎”
“當然了。”吳映琳道,“你知道嗎就那幾個連鎖超市里的衣服、鞋子啊什么的,都是從這里進貨的。在這里賣50塊錢的衣服,掛到商場,最少價格要往上翻一倍。簡直了,超市真的太賺錢了。”
蔣琪琪也插進話來,“而且這里還可以講價呢,圓圓你跟著我們沒錯的。”
向小圓把心里面那點恐慌感壓了下來,盡量讓之前的經歷對自己的影響變得微不足道。
之前她會害怕,是因為她在沒有錢的時候,就去消費了不該消費的東西。但這次她省吃儉用,好好攢下自己的生活費,還有系統獎勵她的、那個好心的前任宿主資助的五十塊錢這些都是屬于她的錢,和她那個罵她賠錢貨的爸爸沒有半毛錢關系。
她花自己的錢,買自己生活的必需品,是不需要恐慌的。
往前走了幾百米,又拐過幾道彎,從一個麻辣燙旁邊的入口那進入了棚戶區,向小圓鉆進去。
里面,簡直別有洞天。
有賣飾品的、賣指甲貼的,賣衣服的店一間挨著一間。賣炸串的小吃攤、賣玉米的小推車穿插其中,向小圓一時之間,都要眼花了。
“怎么樣,這里好東西多吧”吳映琳得意洋洋地同向小圓說,“這里我比你熟,要是考試考批發市場的布局,考哪家的衣服是什么風格,我敢肯定,我是班里的第一名。”
“就你厲害。”蔣琪琪說,“你這叫心思沒用在正道上。”
向小圓卻十分認真地點了點頭,“真的很厲害的。”
人的學習能力,是能體現在方方面面的,有的人應試教育的成績好,有的人卻能把生活過得比別人好,只不過,應試的時候又不會考這些,所以這樣的優點,很難被人發現。
前世雖然早早離開了學校,沒法再上學了,但向小圓能攢下的錢,基本都用來買書了,她看了很多書。
有本書上說,離開了學校,本該是另一種學習的開始,生活也能教會人很多,但很多人離開學校的那一刻,卻是學習的終結的時刻。
學校會培養學生考試的能力,卻不會培養學生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學到其他知識的能力。
像吳映琳,能把批發市場逛透、逛出心得,也是很難得的本事。
向小圓說得認真,眼中的贊賞也格外真誠,倒是讓剛才還在得意洋洋的吳映琳變得不好意思起來。
她咳了咳,正正經經地說道“小圓,我知道你著急回去學習,我不會耽誤我們太多的時間的,你要買鞋子是吧還要買其他東西嗎”
向小圓搖了搖頭,吳映琳安排道“那我們今天上午的行程是這樣的,你和琪琪都要買鞋,而我要去買一件毛衣和一套新的內衣,時間寶貴,我們的目標是速戰速決,而不是找到這個市場里最好看的,買完這些,估計用不了一個小時,等買完,我們去外面那個麻辣燙攤位吃一頓飯吧,這家店給的分量很多,我們點兩份套餐,一個葷的,一個素的,加起來18塊錢,一個人給6塊,然后三個人一起吃,如果還有人餓就再出來買個玉米,你們覺得怎么樣”
向小圓聽得一愣一愣的,等吳映琳說完,她由衷感嘆“大佬。”
“那是。”別人說她大佬,吳映琳一定當玩笑話,但不知道為什么,向小圓說的話總顯得很真,被向小圓兩度夸贊,吳映琳心里暖暖的,朝她挑了挑眉,“這條街我來多少回了,簡直比回家還熟,走啦,給你買鞋子。”
向小圓不常逛街,在買衣服買鞋子上,也不太有自己的主見。她只有簡單幾個要求能穿,合腳,而且能穿很久,質量好一點,這些就足夠了。至于美觀與否、時尚與否,向小圓完全不在意的。
哦對了,還不能太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