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廩憤憤道,“官家這是怎么樣了我們明明打了勝仗,侯爺的懷德軍也趕來了,將敵軍趕回蠻荒之地,指日可待現在這個時候派人去議和,與南巡的太上皇有何區別”
蕭弘稷胳膊上纏著紗布,經一場戰役,已成長不少,“我們這么艱辛的守城,好不容易守住了,卻要去議和,太憋屈了”
蕭侯爺唉聲嘆氣。
七公子一言不發,官家這般作為,他不是沒諫言,但官家根本不聽他說的。
秦繼珉像是早料到會是這般結局,搖著玉骨扇道,“諸位也別泄氣,至少我們都還活著回來了。議和便議和吧,割讓的是他們趙家的江山,日后割讓的江山多了,失了天下民心,皇位也就該換人坐了。”
蕭如韶推了下秦繼珉,讓他別胡說。
“我們這兩位官家,一個棄城南逃,一個卑躬求和,我勸諸位啊,還是辭官歸故鄉吧。反正京城保住了,一時半會兒的,江山也還在。”秦繼珉諷刺道。
“官家議和也是為了百姓,少受戰亂之苦。”蕭侯爺對新繼位的官家寄以厚望,他罵秦繼珉道,“要不是這回西北大捷,你立了首功,你說這混賬話,本侯就絕不饒你”
沈青廩道,“敵軍暫退,太上皇也會歸來。秦大人所言雖大逆不道,但也非危言聳聽。元和,侯爺,我們是該早做打算。”
“外敵未清,閹賊還在。”七公子凝重道,“那就先安內吧。”
七公子所說的安內便是指扳倒閹黨。上次布局,讓閹黨僥幸逃脫。但這次不同了,太子繼位官家,不同于太上皇,只待閹黨跟著太上皇一回京,將他們繩之以法,便容易多了。
這時,小郭氏派人來問,是否開席。
蕭侯爺就道,“我們一起吃個團圓飯,今晚不醉不歸”
沈青廩本應該回沈家報平安,但被蕭侯爺留了下來。蕭侯爺道,“你爹那個老財迷,天天精打細算的,糧草銀兩的,多一分都不撥。幸虧珉兒進了戶部,給本侯搬來了不少物資。”蕭侯爺領軍時,常向沈尚書討要軍餉,但沈尚書每次拖拖拉拉的,故蕭侯爺對沈尚書沒啥好印象。
秦繼珉進戶部,大手大腳的,背著沈尚書干了不少事,沈青廩笑道,“到時我爹查賬,定會氣得吐血”
“與其拿國庫的錢修什么皇家宮苑,倒不如多發點給兵士。沈尚書摳門是摳門,但也不是老糊涂。我在戶部一舉一動,他豈會不知。”秦繼珉是當一日官便一日,如果上頭怪罪,大不了辭官不做了,當然,也不怕罪名有多大,畢竟剛立了大功,頂多是將功補過。
沈青廩贊秦繼珉看得開,“秦大人當官,果真瀟灑。”
酒席上,滿滿一桌子菜,都是小郭氏親自張羅的。
蕭弘稷道,“許久未吃到娘做的菜了,好吃。”
“多吃點。”小郭氏心疼地給兒子夾菜。
蕭弘稷傷了胳膊,吃得慢。
蕭侯爺同七公子、沈青廩、秦繼珉等人喝酒,邊喝,邊談起了這場艱難的守城戰。泱泱大宋,竟會被一個蠻夷圍了皇城,還只是僥幸得勝,真是丟盡了祖宗顏面。
梁照水、蕭如華、小郭氏等則安靜地聽著。
沈青廩嘆道,“敵國要人為質,也不知倒霉的是哪位王爺”
秦繼珉揶揄道,“官家兄弟多,送一個出去,明年太上皇還能再給官家添一個。”
太上皇皇子皇女眾多,梁照水不僅耳聞,還見過。寧福帝姬,不就是太上皇的第二十六女。
七公子心中有一種不好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