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谷的地契,在午后果然送達了陳府別園。
從馮遠道手里接過這疊地契的時候,陳治還以為自己在做夢。可是這地契又明明白白確實無誤,上面還蓋著大王子商炯的璽印。
馮遠道已經把事情做到了這份上,他陳治還有什么話說,當即找出陳府別園的地契等奉上。
“只是家父還在園里停靈。”陳治說道,“待頭七一過,安棺下葬,陳家就全部撤出去。”
“這是孝道,自應如此。”馮遠道說。
幾天后,隨著陳父的下葬,陳治收拾了別園內的些許舊物,就將別園完全交給了晉凌。至此,向馮遠道所提條件中的第一件,算是落實了。
陳府別園的牌匾被摘了下來,其它一應有原來陳家標志的東西都被清理掉。它被重新定名為晉園,請來的工匠打通草原居至晉園間的兩道圍墻,建起了一個圓形的月洞門,門上方里面都設了晉園的名字,不安門扇,以利兩院通行。
草園居暫時休業,霍杜二人加上伙計們全部被派來新的意園打掃清潔。其實也不用如何打掃,晉園里面已經整治得非常干凈,就是地方太大,清點起來還費了些神。
孫意涵帶著五十多個讀書人,已經迫不及待地涌了過來,盡心盡力地在幫忙。看到秀美的園林景觀以及幾處寬敞大氣的建筑,大家都喜出望外,簡單打掃一番后,就開始往這里搬東西。
“先生,如何”晉凌問。
“確實是大出所料,后生可畏。”孫意涵面對著晉凌,有些唏噓。接著,他叫過那些讀書人,排列整齊,向他深深一躬。
“先生你們別這樣。”晉凌將他扶起來。
“我替這些書呆們謝謝你。”孫意涵說道,“有了落腳安身之地,又有你的資助,他們,還有他們的幾百名家人,就有活下去的保障。”
“我和他們,自然也會知恩圖報,重建好意園,盡量對你,有所幫助。”
其實費了這么多心思,花了這么多錢,等著就是這句話。
晉凌心里明白,孫先生心里也明白。
晉園里的建筑一共有九棟,僅僅是其中的一棟三層石樓,近六十名讀書人們已經住得非常寬松。
他們的家大多都在仙鄉,其中還有約半數成了親。晉凌為他們選定了房間,有家的家人也一起來的,會分到一間有里房有客廳的住處;單身的兩人住一間。,
不光是他們,晉凌自己也在搬家。
新的晉園占地寬廣,其中一棟二層小樓環境清雅,配套齊全,適宜獨居與修煉。他便毫不客氣地自己占用了,原來住處的用品和書齋用具,一股腦地搬了來。
最大的一幢五層主樓,被定名為意園,是存放藏書和讀書人們平日里工作的主要場所。大量的書架、桌椅、文房用品等,或是從草園居運來,或是向仙村的商家們增訂,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