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過后,蘇文回到了現實。
現在最需要關注的,是這把動能手槍本身。
這把生產于蘇文穿越二十多年后的跨時代武器,是否有著足夠強大的性能,足以取代他現在手上的那把格洛克18
別整的花里胡哨,一看戰斗力只有五,那可就太尬了。
在接下來的半個小時里,蘇文通過系統的“說明書”,基本弄明白了這把未來武器的真實面貌。
電磁武器和傳統火藥武器的最大區別,就是能量的方式從子彈底火變成了覆蓋整個槍管的電磁加速軌道,這意味著它消耗的是電能而非火藥爆燃的動能。這種完全不同的供能方式導致槍械的結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天海月01和格洛克18手槍的唯一相同點,大概也只有槍型的外觀了。
除此之外,它們內部結構完全不同,甚至連看上去一樣的扳機,也只不過是為了令使用者更容易適應而故意做的相同而已。
但這不意味著天海月01很復雜。
事實上,由于電能的加入簡化了機械結構,再加上極高的模塊化,它的拆解難度反而比傳統火藥槍械更簡單。
天海月01的構件,無非就以下幾種槍管內部的電磁加速器;槍身的微型高能電池組和主控芯片;保險和調速旋鈕;作為發射開關的扳機;背部液晶顯示器;彈夾、各類瞄具等配件,以及沒了。
就這么簡單,甚至連火藥槍械的供彈系統和拋殼系統都不需要,彈簧更是毫無用處,所有的一切功能,都被縮減到了不到半個指甲蓋的電路板上。使用者需要做的,僅僅是在確保電量充足的情況下啟動它,解開保險,然后扣下扳機,發射子彈。
但這也不意味著它全方位優于火藥槍械。
畢竟是初代,許多電磁武器的硬傷,天海月01都沒能解決。
比如居高不下的成本、極高的維修難度、過于追求模塊化而導致比火藥槍械更弱的復雜環境適應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問題它的槍管,初代電磁武器由于技術原因無法施加膛線,否則會導致子彈出膛動能大大降低。
畢竟底火對子彈的加速是一次性的,瞬間完成,而電磁軌道中的子彈,則直到出膛的一瞬間,都在做著勻加速運動。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時隔數百年之后,槍械子彈的運動方式,再次回到了最原始的模樣。
這是一把滑膛槍
但凡了解過槍械的人都會明白,在實戰中線膛槍和滑膛槍相比,擁有著巨大優勢。滑膛槍的一個致命弱點,就是打不準,子彈由于無法通過旋轉保持穩定,所以無論射程還是精度都遠遠不如線膛槍。
好在手槍的使用射程一般不會很長,這個問題還遠遠不算致命,所以天海月01依然配備了獨頭彈127毫米口徑的圓頭電磁彈。當然了,也有滑膛槍最愛的霰彈,只需要根據需求不同做出選擇就行。
而之所以口徑這么大,主要還是因為它不需要考慮后坐力。畢竟電磁武器的后坐力小很多也柔和很多,哪怕使用的是和82a1狙擊槍的同口徑子彈,在實際射擊的時候,感覺甚至比9毫米口徑的格洛克18還要輕得多。
其次,口徑大,也能稍微彌補無法旋轉帶來的殺傷力不足。但不管怎么說,這都是基于弱點的“彌補”罷了,實際上,這顆127毫米口徑的電磁彈,威力連給巴雷特步槍使用的同口徑狙擊子彈提鞋都不配。
但以上這些或多或少的劣勢,都不足以影響到它對比火藥槍械的巨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