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盔城到紅楓鎮的70公里間,沿途要經過好幾個小鎮和村莊,因此遠離了銀盔城之后,一路上也并不算很荒涼,時不時就可以看到山腳下階梯形狀的農田與散布的房舍。
不過,郊外的風貌和銀盔城有著巨大不同。
如果說銀盔城的上城區是近代風格,下城區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那么散布在周圍方圓幾十公里的小鎮與村莊,則無疑是更早的中世紀風格,不但落后,而且貧窮。
遠離主干道的村莊里見不到任何近代化設施,就連道路也是泥濘的土路,時值小麥豐收過后的季節,但入眼所見的農戶們大多都面黃肌瘦,顯然生活得不是很好;偶爾在穿過小鎮時,街道上也突出一個臟亂差,甚至連下水道都沒有,家家戶戶門前的溝渠散發出臭烘烘的異味,人們的穿著也比銀盔城里落伍許多。用簡單的詞形容,大概就是“土里土氣”吧。
也難怪銀盔城的城里人普遍看不起周圍村落的居民,兩相對比之下,蘇文覺得兩者之間就像是兩個時代的人。
但
這便是多倫帝國,或者整個大陸大部分國度的縮影。
極少數“上層人”,比如城里的大貴族、功成名就的超凡者,能夠憑借魔導科技帶來的便利享盡奢華;一部分“中層人”,比如鄉野間的小貴族、超凡者學徒、城市居民、傭兵,則為“上層人”服務和創造價值;而至于那些為數眾多的“下層人”,則為以鄉紳地主為代表的的“中層人”服務,和“上層人”之間幾乎不可能出現交集。
除此之外,還有最底層的奴隸,但那便是連作為“人”的資格都不存在了。在身居高位的人眼中,他們是財產、牲畜。
其實早在一百多年前,多倫帝國的鄉下反而普遍比現在還發達些,為何會開歷史倒車呢原因很簡單,那個時候的下層農民,至少還可以選擇去工廠、采石場、伐木場、種植園之類的地方做些體力工作,雖然比種地要累,但肯定能拿到更多錢。然而隨著海上奴隸貿易的如火如荼,獸人以苦工的身份再次回到了輝煌大陸上,資本家們紛紛選擇了更加廉價高效的它們作為勞動力,于是農民們就真的只能回家種地了而每年不管收成好不好,大頭都是要被鄉下地主們收走的,可想而知就會變得越來越窮。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在多倫帝國這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古老國度,階級分化與貧富差距,已經嚴重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
而這些知識,曾經的賽文阿萊耶并不知道。作為一名典型的城市貴族,那時的他從來都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甚至都沒有認真睜開眼看過這片城外的世界。這些全都是蘇文這半年來在圖書館里看到的信息,不過這也意味著,并非沒有學者發現這些問題,甚至在多倫的歷史上,也出現過各種各樣的改革和變法,但蘇文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顯然可知并沒有哪個取得了建設性的成功。
蘇文不禁心想,當自己還是賽文阿萊耶的時候,那段最悲慘苦悶的日子,也不過是從“上層人”的翹楚,掉到了“中層人”的地板罷了。和一路上見到的許多衣衫襤褸的人們比起來,至少能吃得飽飯,有一個大房子,還有關心著自己的女仆。而這樣的賽文阿萊耶居然還要尋死覓活的,簡直不要太丟人。
至少在這一個瞬間,他多希望賽文阿萊耶不是自己
就讓這段黑歷史爛在心里吧。
蘇文乘坐的豪華馬車一路上都受到了充分的矚目,甚至在經過一個鎮子的時候,有一群小孩追著它跑了好遠,這讓他不禁想起了在地球上小時候坐車進村時的情景。在哭笑不得的同時,心里也不禁誕生了一個有些荒誕的想法有著地球記憶和裝備庫系統的自己,是否能夠為這個世界帶來些什么
比如,改變眼前落后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