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完全接近,蘇文便受到了第一道阻礙。
在距離目標海島大約10海里時,探測器的熱能感應器發現,一道肉眼無法觀測的柵格幕墻橫跨于大海之上。
在當初經歷了黑金鎮的a級任務、并因為大意損毀了一臺微型探測器后,蘇文這次的行動便將警惕性拉到了最高,各類傳感器能用的全用上,還專門準備了各種突圍的手段。如今看來,準備果然是有必要的,這個世界上對于保密區域的防御手段同出一轍,都是利用大型法陣展開一道全方位的防護網,具有預警甚至殺傷功能。
但眼前的柵格式防御網絡,顯然要比當初北部帝國布置在黑金鎮那個要大得多,其面積至少也是后者的十幾倍。至于效果如何,蘇文還不得而知,至少它看起來對海水并無影響,但有了前車之鑒,他肯定是不會再用探測器直接撞上去了。
對此,蘇文早有準備,每個探測器攜帶的作戰子空間里,都配備有幾條活蹦亂跳的魚從試煉空間里的海里撈出來的。它們被釋放出來,在提前準備的誘餌的幫助下把探測器吞進肚子里,然后就被任由隨意活動了,反正只要有一條魚游動的方向是往正北方的海島,并突破了幾十米外的柵格光幕,蘇文就算突圍成功。
這一招很管用,十分鐘后,共有足足七條魚進入了防御網內部的海域,占探測器總數的不足三分之一,但已經遠超預期。
根據觀察,這道肉眼不可見的幕墻并沒有對魚造成殺傷,其只比常溫高出兩、三度的溫度,甚至都沒有讓它們察覺到不適,就這么順利穿了過去。但蘇文總覺得,既然放棄了殺傷能力,那么這玩意的觀測能力,恐怕能把黑金鎮那次的光幕爆得連渣都不剩,搞不好真的能夠做到一只蒼蠅飛過去都能被觀察到的級別,探測器貿然闖入,命運未卜。
而為了確保安全,蘇文又等了近半小時,并選擇了所有穿過幕墻的魚中距離幕墻最遠的一條,足有接近3海里,讓探測器釋放電流把它電暈,然后從嘴里鉆了出來。接下來便是一番操作讓所有探測器都通過這臺探測器的作戰空間進行跨海域傳送到它身邊,并再次進行作戰空間分配,重新形成滲透編隊,繼續前進。
本就功能強大的微型探測器,在系統空間能力的加持下,變得如魚得水,展現出了遠超原本的強大滲透力。
接下來,共計24臺微型探測器分為六組行動,每組四臺,其中兩組前往海島附近的船隊方向,另外四組則直接駛向海島本身,目標是上面那座戒備森嚴的堡壘。在探測器們的互相掩護下,它們再也沒有遇到新的阻礙,一邊前進探索,一邊繪制著詳盡的全息地圖。
首先抵達目標的是兩組前往船隊方向的探測器,它們沒有直接登上任何一艘船,而是環繞著船只停泊的海域行進一圈,主要任務是探測這片海域和海上堡壘之間的聯系點,并在上面做出“物理隔斷”裝置,即小劑量的坍縮炸彈。
這是為了之后的行動做出鋪墊,蘇文早已經準備好了上百個存放著劑量不等的坍縮炸彈的空間,威力從只能炸死一個人的01升到常規重型炸彈的100升不等。至于更大的就算了,這次肯定用不上,除非他打算把船上的幾千船員也一起炸死。
觀察很快告一段落,蘇文分別在一處小型港口以及海上平臺安置了炸彈,然后讓1號多線操作著探測器登船。
首選目標自然是“勝利號”旗艦。蘇文并沒有麻痹大意,他直接讓兩組共八臺探測器中的六臺分兩組登陸,其余兩組作為保險,停留在船只附近的海面;一旦出現風險,便可以利用它們搭載的作戰空間,立刻進行緊急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