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下之意,一般的狙擊槍,對后者大概是撓癢癢。
而這點很快在下面的詳細參數介紹中得到了證實,因為這款長達5米、重達800千克的“單兵”狙擊炮,在經過充分的預熱后,其發射的等離子射流彈,在過載模式下最高可以達到前無古人的4200米每秒。
與這個速度相比,傳統的反器材武器,比如一度被蘇文當做鎮宅之寶的巴雷特狙擊步槍,就真的只能算老古董了。甚至就連那臺逼近火藥武器極限的cs7轉管機槍,在這把磁軌狙擊炮的面前,都只能算個弟弟。
驚訝之余,蘇文睜大了雙眼,感覺有點意思。
1號屬于第二代戰術人形,其研發時間大概是21世紀末期到22世紀初期,也就是2090年2100年前后,而這款誕生于2112年的反器材武器,針對的卻是相對于1號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出現的第三代戰術人形。這說明了一件事,系統的這些武器并非一個個獨立存在的個體,它們之間互有關聯,并且來自同一個地球上的未來。
此外,有關這把武器的信息還有不少,蘇文甚至能夠通過系統菜單預覽到自己在選擇它之后可以購買的配套裝備。比如卡普達重工業集團出產的單兵外骨骼,有了它就可以讓這把狙擊炮真正變成“單兵”裝備,扛上就跑;再比如與之相關的拓展與改裝配件、增設的戰術道具等,可以說,解鎖了這把狙擊炮,就相當于解鎖了卡普達重工的一系列產品線。
至此,要說蘇文一點都不心動,那不可能,尤其這把狙擊炮顯然對外觀有著相當充分的設計,線條優美、槍體修長,一絲不茍的風格頗有印象中歐羅巴聯邦老大哥德意志的味道;那套單兵作戰外骨骼也是帥到不行,只是想想穿上它扛起這把武器的情形,蘇文就感到熱血沸騰但,還是先看了其它兩個獎勵再說。
第二個獎勵體積要小得多,但蘇文一看到它的簡介,呼吸就立刻變得粗重起來。
“物品名稱精衛iii
研發公司昆侖第十一研究所
所屬勢力華夏人民共和國
生產日期2095年2月”
這款“裝備”看起來像是不,完全就是一只巴掌大的麻雀。
蘇文立刻就猜出了它的作用,那便是在地球上那時愈演愈烈的信息攻防戰爭中發揮巨大作用的間諜武器。
在系統的介紹中,這只仿生鳥采用了華夏領先全世界的量子處理器,其運算能力與神經網絡處理能力是傳統電子處理器的數萬倍起步。這直接導致了它十分“聰明”,可以獨立執行異國他鄉的滲透任務,并應對各種突發情況作出完美的戰略部署,其體內搭載的十余種共計上千臺功能各異的微型機器人由于不需要中央處理器,全部交由精衛iii借助量子通信多線控制,因此體積比1號搭載的蜘蛛型探測器小了近百倍,也就是從蜘蛛的體積縮小到了蚜蟲的體積。
這使得它們不但隱蔽性更強,而且還擁有更多能力,比如在墻壁上鑿出一條通道潛入、為目標打進毒素進行暗殺、甚至還能做到潛入局域網絡竊取資料、注入病毒等魔幻操作。當然,由于體積所限,一種微型機器人只能攜帶一種強化功能,因此精衛iii才有十幾種微型機器人,但即便如此,和它的滲透能力比起來,1號的微型探測器也依然差了好幾個檔次蘇文毫不懷疑,有了它之后,這幾天困擾著他的這座海上要塞,立刻就能迎刃而解
這簡直就是瞌睡來了送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