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黛玉能夠猜出此事,康眠雪倒并不驚訝,她輕輕點頭,眼中有幾分欣慰。
“的確如此,此次恩科的考試對象,正是那些原本在江南任職的官吏師爺。”
康眠雪拍拍黛玉的肩膀,起身走到書案旁。用細小的墨勺舀起,一些清水添在放在桌上的碗蓮之上。
那些師爺才是江南的根本,也是他們使得江南的政令得以通暢。
往年里這些師爺或多或少都自稱屢試不第的秀才,其中真假難辨,然而到底,從能力上看卻比之貞靜的盡是老易不知道高了多少。
這一次恩科,正是給他們一次機會,而且按照男主、康眠雪二人和雍和帝商議的結果。
本次恩科,不需要近視以上的身份,而只需兩名官員聯名保舉便可。
是以這樣一來,幾乎等于將科舉的門檻,下滑至最低點。這一次也算是對,那些為了國家付出眾多的師爺官吏們,打開一條通天大門。
既然如今的那些官員只會做八股文,不會當官做實事,那便讓那些會當官會做實事的人去做官,那些考八股文的該干什么去。
這其實便是當初,康眠雪最開始想要對,江南官場下手的最初動機。
然而若是一時之間倉促冒進,下如此大手筆,且不用說偌大的江南,便是邊陲小鎮,也定然會引起軒然大波。
畢竟康眠雪此行,卻是將此世間大部分讀書之人,得罪了個干凈,他們又豈能甘心就此退出舞臺。
事情也是湊巧,當日正巧發生田巡撫的江南舞弊案,也讓她有了機會,直接插入江南一把刀。
一切都如她所料一般,事情進展得極為順利,雖說其中牽扯到那位晉王之子,然而終究是讓她所圖有了施展的機會。
這一次也可讓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受到警示,也算得上是立下一桿大旗,能者上庸者下的大旗。
這才是康眠雪,對于江南官場真正的目標。
而如今雖說波折縱橫,到底是到了這收官之時。
只要此次恩科可以順利進行,不出三年,她便敢將這些數科之士,加入正經的科考之列,到時自然能夠吸引到,足夠的人才前赴后繼。
而這些人群的壯大,也可以使得她另外一個想法,出現可能性。
如此也算是那些術業之士,有了用武之地,也避免了再出現所謂的刑名師爺、前臉師爺管理半邊天的情況。
聽著康眠雪仔細的解釋,將自己的布局一點點掰開揉碎,喂進眾人嘴中,如此慢慢地教導他們。
黛玉此時才明白,只看此時只布局,便可知曉康眠雪早在半年之前,便預測了所有可能的情況。
甚至她還找到了應對一切的方法,或者說所發生的這一切,至今為止都沒有超出康眠雪的演算。
黛玉心里清楚,康眠雪是實實在在的,將所有可能性都計算在內,他曾經見過對方,使用這種能力。
值此同時,江南已然成為新歷史之開端。待到來日,以點帶面,在江南遍地開花之后,便是向全國鋪開。
這里是江南,乃是文人舉子的根據之地,江南自古出才子,此言并不是假話。除了人杰地靈之外,更多的是因為江南文風盛行,是以有了足夠多的明理學識之人。
文人清高,本部將此事放在眼中,然而如此行徑,卻幾乎是等于給了那些官吏師爺,一份前進的光明,如此一來又何愁,未來之事不可成就。
并且因為此次所征召之官吏師爺,大多是在五品以下,并非是高品階之官員。
這些職位完美的避開世家大族的底線,所謂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康眠雪卻不必管此事到底如何,便已站在不敗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