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就是那么多,沒寫錯。”費奇看了一眼說道:“我這次估計要用二十升左右,哪怕再節省也需要十五升,所以得寫三十升。”
三十升墨水用比較大的容器盛放,大約是三桶,而這么多的法術墨水基本都將用來繪制空間通道法陣,連接凡間、地獄和深淵,建立三方通道,因此費奇給它起了個簡單易懂的名字:三桶法陣。
這是迄今為止費奇自己制造的最**陣,其規模甚至已經超過了冰峰要塞的防御法陣,直逼神瞰·大預言術。而且,大預言術注重覆蓋范圍,大部分功能都是重復的遠距離溝通聯系和法力傳輸,而三桶法陣不需要考慮這些,反而要將防護、陷阱以及穩定性盡可能集中。更高的符文密度和多層次的結構是三桶法陣的特點。
沒錯,費奇首次在三維方向上構建法陣符文,這還是從破解女神法印謎題的時候收獲的經驗。這個世界上的人習慣在平面的紙上記錄信息,所以符文知識的傳播也必須最終落到平面上。他們沒有空間做圖工具,也沒有發明“三視圖”,因此也就沒能開啟對符文堆疊應用的探索。
在與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堆疊符文,可以非常確實地提升符文密度,甚至可以以此構建出總線、星型或者多循環環形等咒語執行結構,應付多種多樣的局面。不過,這種堆疊也極大提高了符文法陣的加工難度,畢竟符文最終要以墨水的形式附著在某種物質上,而這種物質——或者叫做基底——必須嚴格按照三維方法制造出來。費奇很懷念擁有三維打印的時代,多軸機床也是超越如今神器的存在。但是,他手頭上只有“手”可以用,不管是雕刻法還是模鑄法都需要精湛的手藝做基礎。費奇很有自知之明,沒有那么好的手藝,所以只有萬不得已,或者說非常必要的時候,才會選用堆疊符文。
“加工水平提高后,堆疊符文才能發揮完全實力。唉,大規模集成的難度不在于設計,而完全取決于制造能力啊!”
以不熟練的手工來制作法陣的關鍵部件,速度怎么可能快的起來。費奇也試過去找科林伍德鎮上的木匠來幫忙,可是木匠除了制作各種木板之外,也就擅長制作車輪,產品非常單一。鎮子上的人想要家具主要靠自己動手,或者就放棄……
精靈之中有幾個人會雕刻,他們的武器握柄以及盾牌都是自己制造的。不過,精靈的學習能力果然比人類要差一些,費奇給他講了好久的三視圖,精靈仍舊表示不能理解。并不是他們笨,而是精靈有個不好的習慣,理解新知識的時候總要和自己曾經學過的東西聯系起來,就像是必須給新知識找祖宗一樣。只有找到祖宗,然后再把之后八輩全都順下來,他們才會認為新知識是正確的,才有辦法學習。對于突然跳出來的新理念,精靈缺乏一種“好用就行,管它理論上對不對”的實用主義思維。
最終,費奇還是自己來打造三桶法陣的各種用料,這樣速度就快不起來。幸好米納斯伊希爾的整體節奏就不快,他也沒有那么多火急火燎的事情必須立刻去處理。日子過得平淡些也不錯,至少可以用心打磨作品,至少可以繼續鉆研魔法,至少可以努力鍛煉提升法力。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發生著。第二批土豆也種了下去,包括十二個精靈農戶也開始在半荒的土地上開始了種植。迪德莉特也有自己的小聰明,她找來精靈之中特別喜愛大自然的德魯伊,說服他們定居下來。八成的土地用來種植土豆,剩下的兩成看看能不能移栽精靈島上的植物。
“那他們吃什么?”費奇有些疑問。
“囤積了那么多土豆,總得吃吧?現在的土豆餅挺好吃的,漸漸已經被接受了。”迪德莉特將一塊金黃色的硬餅遞給費奇:“呶,嘗嘗吧。這個東西還挺耐儲存的,味道也好,我已經著手讓精靈想辦法做進餅干里去。”
費奇也有點搞不明白熊太艾德蒙是怎么把土豆面團做成硬餅的,反正他是個神奇的人,能完成神奇的事也不奇怪。土豆硬餅很結實,非常有韌性,口感有點像厚鍋餅,味道稍微帶一點甜。不過這個硬餅最神奇的功能是在熱水中浸泡后,能夠變成半硬的土豆泥,已經可以用勺子舀著吃,飽腹能力大大提升。配上些煮菜葉和碎肉末,已經是在野外可以吃到最好的便攜餐食。不光是迪德莉特,連費奇也很看好它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