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黑錘堡至今已經過去了半個月,然而,許多事還未處理完,單單安置難民的工作,就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完成。登記、分配、分發工具和糧食,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處理完的。
至少每次分糧的時候羅德就必須派出自己的諾斯卡衛隊做安保團,來維持現場秩序難民可不是什么良民,會老老實實按規矩來排隊,即便原先是良民,在經歷了一系列逃難和饑荒之后,早就變暴民了。為了食物和水可以不顧一切。
所以,即便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排隊領取谷物種子和生活必需品,也必須謹慎對待,否則很有可能會變成一場騷亂。
而那幫諾斯卡硬漢無疑就是最好的秩序團了。他們身材魁梧,手握大號的霰彈槍,光光氣勢上就足以威懾這幫難民。
趁著還沒開春的時候,羅德又組建了一個農業培訓部。簡單來說,就是將領地內的種田好手聚集在一起,成立一個交流學習的組織。
組織內的成員每天互相交流,學習各自的種田經驗,而后,由書記員將這些經驗心得記錄下來,摘抄成冊,放入檔案室。為此,羅德專門將黑錘堡的一個房間騰出來,用于儲藏這些寶貴的知識,相當于圖書館。只不過現在它還不能算是圖書館,最多就是一間小書庫。今后若是書籍和檔案增多,羅德打算專門建一座圖書館,用于儲存這些書籍。所謂知識就是力量,磨刀不誤砍柴工,只不過這種觀念對于這個世界的人來說還沒有養成。
當然,書籍入庫后不是就這樣完了。冬末到開春這段時間,那些被分到土地的農民每周必須到農業培訓部學習培訓,黑錘堡周圍的土地和厄倫格拉德雖然有幾分相似,卻不是完全相同。土壤的不同,耕作時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是不同的。在這里,農民可以系統性的學習。
甚至,羅德的要求是,開春后的農田開墾,那些經驗豐富的老農必須到各地巡邏,實地指導其他人耕種。農業和其他行業不同,實踐動手才是最重要的。有些東西講了半天,沒有實際操作也是白講。
同時,一些關于農耕和畜牧的管理、稅收、農產品價格等等也由這里發出。也就是說,這個組織培訓部將來便是黑錘堡的農業部。而那幾位一開始被挑選出來的平民農夫,則是這個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人數不多,但是至少給了底層人一個晉升的通道和機會,讓他們看到希望,這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黑錘堡的特殊地理決定的。這里地處基斯里夫最北方,氣候寒冷,又是戰爭前沿地帶,窮鄉僻壤,沒有哪個王國貴族愿意主動移民至此,除非為了經商追逐利益,像拉海姆這樣的
所以,從一開始制定發展策略,羅德就沒打算讓貴族大量進駐,因為這根本不現實。于是,啟用平民便是“國策”之一了。打破階級固化之后也可以最大限度調動民眾的積極性。
羅德知道,此時此刻,農業培訓部的成立一定遭到了外界的嘲笑。農民還需要學習將一幫只會在地里埋頭苦干的大老粗叫到教室內學習培訓,一定是腦袋壞了才會想出這一出
不過羅德不管,改革之初總會面對各種質疑、猜測、誹謗和嘲諷。好在自己是領主,手握重兵,擁有絕對的話語權,連領地內最大的貴族都不敢反對自己,更沒有其他人敢了。笑就讓他們笑去吧,該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完。
農民,人口基數最大的這一團體問題解決之后,羅德馬不停蹄處理另外一些難民的事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