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第二天,姜美玉和劉家老太坐車去縣城買肉去了,老劉頭和江父把狗子們喂得飽飽的,繼續去滑雪場完成昨天的訂單。
駱蕓這次控制速度,跑得比昨天慢很多,但是對車上的兩個女孩來說,速度剛剛好,即能欣賞風景,也覺得刺激剛剛好。
作為頭犬,昨天一天下來的工作量就能算出自己隊伍的狗狗實際能力在哪個水平線上,而駱蕓要做的就是控制全隊的速度,讓它們能夠順順利利、平平安安撐下來。
有人抱怨狗子今天跑的沒有昨天看得快,他要跟外國佬一樣的速度,結果駱蕓開跑兩分鐘,這人就嗷嗷鬼叫說受不了。
冬季的寒風吹進鼻子里是可以引發疼痛的,就算帶著口罩御寒,疾風下也會呼吸困難,駱蕓就是要讓他感受一下這種痛苦,下次就不會叭叭說它們不夠努力了。
這天下來,算是將欠賬還清了,老劉頭和江父決定第三天休息半天,讓狗子們恢復下,下午再繼續攬貨。
會到家以后,姜美玉和劉大娘已經燉好兩大鍋的肉湯,里面有雞肉、牛肉,還有一些蔬菜,大型犬都能吃,以前喂的不飽就一口鍋夠了,現在要讓它們吃飽,吃得有力氣,兩口大鍋勉勉強強,之后還要配著玉米面吃,而四個老人就在肉鍋里成一盆做晚餐,撒上鹽和佐料,也是香噴噴地一頓飯。
今日,又是人與犬相同菜譜的一天。
肉肉大口啃肉,跟旺財都快掐起來了,花花和旺福就吃的很和平,老劉頭家里的兩條犬,公的叫黑豆,母的叫碑兒樓,在東北或者一些北方地區,碑兒樓就是額頭,一般叫狗都這么叫,“碑兒樓碑兒樓碑兒樓”那狗就過來了,甭管跟你認不認識,叫碑兒樓那就都是自己人,狗子聽著就親切。
如今,這具有地標意思與本土鄉音的名兒,就按在了一臉外國相的圣伯納身上,與旺財、旺福、花花妞妞虎子黑豆等,匯成了六七十年代的取名風。
肉肉那我還挺趕時髦。
干完飯以后,駱蕓給大家伙開了個小會,會議核心內容就是體力不行啊,大家都得好好操練。今天的飯好吃嗎好吃就要多干活、多掙錢,才能維持現在的生活水平。
圣伯納們不知道什么是錢,但是知道只有努力地工作,才能像今天一樣吃上美味的食物,填飽自己的肚皮。
于是第三天被江父他們帶到工作地點,居然被命令原地休息時,狗子們都不干了,一個個摔巴掌跺腳地嗷嗷,抗議江父等人罷工的無恥行為。
駱蕓
壞了,忘記給它們講勞逸結合的重要性了。
休息就是為了更好的勞動,這是打工人都要懂的道理哇。
圣伯納的強烈抗議遭到倆老頭的無視,于是幾只大胖團子當場氣炸,張牙舞爪地拍打雪地,在雪地里打滾,將休息地盤攪的翻天覆地,泥土與雪團齊飛。
圣伯納寶寶生氣了,要拉車車才能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