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村民閑下來的時候,就會坐在村前的土墻上,看遠處的山巒間駱蕓放牧。
他們最喜歡看的就是散開的羊群吃飽后,牧羊犬一動,群羊瞬間聚攏在一起,被圈著移動的畫面,絲滑的讓人發出一聲贊嘆,從內往外的舒暢。
小孩子們拍著巴掌嗷嗷亂叫,恨不得沖過去跟著牧羊犬一起跑。
哪怕是在干活時,只要能抬頭看到駱蕓放牧,也能成為忙里偷閑時候最舒服的消遣。
牧羊犬干的是活,他們看的是快樂。
駱蕓將羊群圈到另一塊草地,爬下來休息。
這里的牧草果然肥美,十分適合放牧,她出生的小莊園里對牧草的管理極為嚴格,綿羊的篩選和飼養也十分講究,他們那里會對剛出生不久的綿羊斷尾,綿羊的尾巴是細長的,在排糞的時候會像河馬一樣瘋狂甩糞,造成屁股后面的羊毛大面積污染,長期累月下來,這些被糞便反復污染的羊毛便不能再用,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寶山村剛剛飼養綿羊,對這點還十分不了解,等第一批剪毛后,他們應該就會注意到這點了。
只是可惜了這一批的羊毛。
剪羊毛的月份在45月之間,秋季還能再剪一茬,再過幾天,羊群就要迎來第一次剪羊毛了,駱蕓格外注意它們的飲食,避免剪羊毛的重要日子里,出現病體羊。
每隔一天,她便會將羊群趕上山,啃食山上的干草,避免攝入過多鮮草造成腸胃疾病,這些常識在以后也會被寶山村的人注意到,但現在有駱蕓在,她盡量在剪毛期前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讓羊毛的產量最大化。
太陽落山的時候,駱蕓將羊群趕回羊圈,劉老漢將羊圈門關好,他看著叼著狗碗往生產隊食堂跑的黑白大狗,心情復雜。
以前他一個人放三十只羊,覺得自己是全村最厲害的牧羊人。
現在看著五百多只羊在一條狗的手里捏圓掐扁,他心里怪不是滋味兒,這種感覺,就是自己連狗都不如。
駱蕓放羊的時候,劉老漢是跟著的,但也只是跟著,一點忙都幫不上,劉老漢覺得自己在這里是多余的,這條狗根本用不著他。
他存在的意義,只是讓大家安心。
畢竟狗把羊群牧上山,還是有人擔心不夠安全。
劉老漢揉了把臉,背著手往食堂走去。
駱蕓叼著自己的飯碗坐在隊伍后邊,乖乖排隊,馮大姐帶著全家來吃飯的時候,正好趕在牧羊犬后邊,她對駱蕓的印象非常好,十分喜歡她,見她叼著盆排隊盛飯,還把自己的小閨女拉過來,讓她去摸狗頭。
駱蕓將耳朵背過去,讓小姑娘摸著舒服點,小姑娘邊摸邊問馮大姐“媽媽,為什么它可以來這里吃飯呀,我們把大黃也帶過來吃呀。”
周圍排隊的人聽了笑了出來,他們第一次見到牧羊犬來排隊打飯的時候也懵了,還是老村長說,妞妞屬于生產隊,是集體勞動的一員,它跟大家一樣賺工分,一樣吃大鍋飯。
馮大姐解釋給女兒聽,小姑娘聽完后,恍然點點頭,原來大黃不能過來吃飯,是因為它在家睡覺,不出來干活呀。
小姑娘驚恐地握住飯碗,決定明天不睡懶覺了,她要跟小伙伴一起去撿羊糞蛋,她絕不要淪落成大黃那樣,吃不上食堂的大鍋飯。
無形中教育了女兒的馮大姐還不自知,她們一家排在牧羊犬的后邊,一邊擼狗,一邊排隊,讓人十分羨慕。
今天食堂的飯是茄子土豆拌大醬,配苞米茬子水飯。
駱蕓就一個碗,讓盛飯的大姐十分發愁,最后干脆找出一個缺了個大口子的舊碗給駱蕓臨時用,一碗拌菜,一碗水飯,駱蕓松了口氣,她剛才還擔心大姐給她混在一起呢。
她將碗一一叼到食堂門口的大石頭上,這個石頭平時大家伙坐著休息,吃飯的時候就成了她的飯桌,劉老漢來的時候,就看到牧羊犬大口大口干飯,吃的嘛嘛香。
他皺了皺眉,走進去領了自己的伙食,坐在了老村長身邊。
老村長扒拉著飯,就聽劉老漢在身邊說“村長,我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