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孟秋將幾個奸細找來,其實是有要事安排。
在叛軍陣營的幾個奸細,都是李淵的心腹,李淵對他們那是絕對的信任,不然也不會只身入敵營了。
這也就意味著這幾個奸細對李淵那叫一個了解,對李淵的手下分布那叫一個清楚明白,這其中可以利用的東西那就太多了。
孟秋也不貪心,她只是找了兩個人回天龍軍而已
一來,可以知道天龍軍接下來的動向,達到一個里應外合的作用。
二來嘛,關鍵時刻還可以讓他們在軍中起事,或者傳謠,簡直是兩顆完美的棋子。
最重要的是根本不會有人防備他們,就算他們真的被發現了,背鍋的人也是李淵,畢竟他們可是李淵的心腹手下啊
至于怎么讓兩顆棋子聽話,那自然是以利誘之了。
一句記首功,一句天下百姓都得感謝你,一句句的高帽子戴下去,幾個奸細恨不得肝腦涂地的為孟秋賣命。
特別是在孟秋把幾個奸細還帶去給頭領認了臉,還給了他們她的信物過后,幾個奸細對她就更加信服了些。
在第二天李淵找下屬商議要事,結果發現少了兩個人的時候,也并沒有太在意,畢竟現在身處敵營嘛,有所不便也是正常的。
李淵想的自然是如何取代孟秋在叛軍中的地位,他現在迫切的需要做幾件事情來證明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讓大家知道他的厲害,才能讓叛軍頭領重視他。
可若是和天龍軍對戰,那是李淵萬萬不愿意的,那都是他的同袍同澤,更是他的下屬同僚,他怎么能對他們兵刃相向
所以李淵思量了一晚上,最終決定從其他的方面入手,比如說怎么建設攻下來的城池,又比如說怎么安排城池里的管理。
現在叛軍陣營里沒什么管理方面的人才,城池攻下來以后就不管不顧了,任由老百姓們和往常一樣的生活,也使得那些被攻占的城池里多了很多的流民和劫匪。
百姓們可不會認為流民和劫匪是憑空而起,在沒了天龍皇的壓制過后,百姓們的怨懟不免會朝著叛軍而去,他們只會覺得流民和劫匪是叛軍帶來的。
長此以往,叛軍的名聲可就要變遭了。
李淵當然不是真的想要幫助叛軍,只是他覺得他這么做也算是為了整個天龍朝,畢竟百姓也是天龍朝的百姓。
而且只要管理的人物都是他安排的,那么這些人自然對他心存感激,倒是利用起來就更加方便了些。
在商議要事的會議上,李淵和諸多將領們提起管理城池的事情時,大家伙都一臉茫然的樣子,全然沒有想過這事兒。
李淵心里就更加看不上這所謂的正義軍了,只覺得他們都只是一群有勇無謀的家伙而已,成不了什么氣候。
孟秋則是手指敲擊著案桌,垂著眸子,一言不發。
李淵迫切的想要做出點東西來,這事也在孟秋的預料之中。
不過管理城池也確實需要趕緊付諸行動了,免得百姓們繼續受這戰亂之苦,李淵既然是想要做,那孟秋倒是免得費心了,她相信他會用心去做這事兒的,甚至還不介意替他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