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沒有等到正義軍攻打淮京,淮京的一眾大臣就帶著天龍皇的項上人頭投降了,正義軍的諸位將領也帶著自己的下屬們正式的入駐淮京。
曾經的角色身份是販夫走卒、混混乞兒的正義軍們,此時心里是莫大的得意,這個曾經像他們這樣的人,根本就不可能被看得起的城池,如今里面的人卻個個都滿心畏懼的看著他們,這也由不得他們不得意。
而正義軍的將領們看著對他們俯首聽命的大臣們,心中的想法也是如此,平步青云大抵就是形容他們這樣的人。
然而如今天龍朝已經成為了過去式,新的問題卻又再次出現了,誰稱皇誰又配稱皇
孟秋沒管這個問題,她率先解決的是誰害死的頭領這事。
這個事情牽扯還真不小,一連挖出來了四位將領,有人是收了天龍皇的賄賂,有人是看不慣頭領坐在那個位置上,也有人是和頭領不合故意報復,四人一拍即合,又特意針對這頭領的性子設了這計。
孟秋的離開屬于偶然,卻正好是恰到好處,讓這個計謀更加天衣無縫,頭領也果真上當了。
能當頭領的人自然是勇猛非凡的,原本頭領那天并不會那么容易被人斬于馬下,只是因為他喝的酒中被人下了蒙汗藥,當時正好是處于藥效發揮的時候,這才給了天龍軍將領下手的機會。
當孟秋將一切公布于眾時,大家皆是憤憤不平的替頭領伸張正義,說要嚴懲那四位將軍。
然后那四位將軍卻說是孟秋故意陷害他們的,說孟秋想要做上皇帝的位置,說她野心勃勃,說不定頭領就是她害死的,她那天不在也是故意的,指不定那個時候她就去聯系天龍軍的人了。
而且這四位將軍顯然是早有安排,他們也帶上了所謂的證人,那人還特意指證是自己親眼所見孟秋去的天龍軍陣營。
兩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士兵們都被說得不知道該相信誰了。
當然因為孟秋在營地的聲望,更多的人都愿意相信他們的阿綺將軍。
而且,阿綺將軍做皇帝,這是很多士兵都愿意看到的事情。
所以即便是孟秋也沒想到,最后這事鬧著鬧著,就變成了大家都在爭論她配不配當皇帝了。
有和孟秋交好的將領直言,目前看來其他的將領都有私心,也就孟秋大公無私,一心只想著百姓,那才是做皇帝最好的人選。
也有將領說早就看出來孟秋的狼子野心了,什么不想要封侯拜相,原來是看中了最上面的位置。
兩邊的人吵得不可開交,而孟秋則是垂著眸子很是無語。
當皇帝孟秋可真沒想過啊
而且,雖然孟秋一直和大家兄弟相稱,可是她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女子,即便是當了皇帝,也不可能給這個國家留下后嗣,以她的身份更不可能永遠留在這里,即便是她收養了別人的孩子養大,可是也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只會留下許多的弊端。
所以這個皇位,孟秋可真不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