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者有九品,從高到低一曰入神。二曰會照。三曰具體。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
這九品也是弈者的九個境界,一個比一個深奧難測,一品入神乃是最高境界。
以周揚的實力,勉強進入五品用智境界。智者,知也。入神之境饒三先,未能通幽,戰則用智以到其功。此境界便是能被入神境棋手讓三子,而通幽境是被讓兩子,所以未達通幽境,對奕之時只能用智。
有的棋手善攻,有的棋手善守,還有的棋手善磨,但無論哪種,都會有長有短,拿捏其短,便可勝之。
達到用智之境,可揚長避短,攻守兼備,讓人無機可尋。當然,用智之上還有四個境界,不用說入神、會照,便是對上通幽之境的棋手,周揚盡全力也無半點勝算。
然而他并不知道的是,隨著不斷落子,巖壁頂端正緩緩發生著奇妙的變化。
思考間,火把燃盡熄滅。周揚不得不從沉思中轉醒,重新制作了火把引燃。
可總是在手里握著也不是個事,而巖壁表面比較光滑,并沒有合適的地方放置火把。于是他便向上看去,欲尋找放置火把的支撐點。
接近洞頂的巖壁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周揚將把火再往上舉了舉,然而映入他眼簾的卻不再是坑坑洼洼,倒像是文字。他仔細辨認,的確是文字,而且還是上古文字
好在周揚跟隨鐘師叔修習過古文,也能將之認個七七八八,正對著他的幾個字是“入鼎四龍之火。”
這是啥意思什么叫四龍之火
他的心中便有些激動,難道這是上古流傳下來的功法不成
懷著忐忑的心情,他又向上看去,從上方的巖壁到洞頂全是文字,密密麻麻覆蓋了半個石洞。
雖然有些古字周揚不認識,但大意卻是看懂了,他心中一陣狂喜,這并非是什么上古功法,而是練丹之術古練丹術
周揚暫時將對弈之事放到一邊,也沒有再向上看,而是回到樹洞,將火把放好,在洞口探出頭去看了看,確信沒有危險,然后從洞口爬出,在樹林中找到大量的枯樹技、樹皮、枯草等丟入樹洞,開始做火把。
不久之后,他將幾十個做好的火把放到一邊,拎起一個在狼肉肥油的部分蹭了蹭,用火點著,便急不可耐的回到石洞,舉著火把站在山石上仰頭觀看起來。
搜尋了許久,終于找到了開篇處。洞中所刻名為“丹術要訣”,不知是哪個時代的練丹大師所留,不過此位大師應該也是弈道高手,那殘局必是他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