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倒是有不少小獸,但品階都很低,沒有一個超過四級的,遇到周揚也都遠遠的逃竄。
又過了一個多時辰,烈日當空,周揚才到了半山腰,在這個過程中,他居然一個人也沒見到,不知是那些人走的快還是跑到別處去了。
周揚感覺有些累,便停下腳步,四下張望,并且放出神識探查了一番,確信沒有危險后,便找了一塊大石盤坐下來。
從儲物袋中取出一壺酒,嘴對嘴連灌了三口,這才舒服的閉了眼睛,貪婪的吮吸著秘境中濃郁的靈氣。
副宗主并未說清在秘境中要試煉多長時間,孟冬和崔凱二人也不清楚此事,但要在這范圍極廣的秘境之中提升修為,還得找到大量寶物,估計時間不會太短,幾個月應該是會有的。
周揚對眾人雖然沒有明說,但意思已然表達清楚了,提升修為、尋寶和規避兇險三件事都得做,而且后兩件都是以第一件為前提的,沒有實力還尋什么寶,還能規避什么兇險,那都是笑話。
所以提升修為是最重要的,沒有實力什么也談不上,而且在修為沒有提升之前,找到的寶物越多,越是危險。
周揚對別人如此說,他當然也是這么想的。
然而提升修為哪是那么容易的,這一次可不是單純的能量積累,僅靠靈石和丹藥是不夠的,關鍵要感悟天道。
都說秘境之中極易突破天元桎梏,可他都進來數個時辰了,卻一點感悟天道的意思都沒有。
難道自己的資質不如別人他都有些懷疑那些傳言了。
所謂天道,以及具體有哪些東西需要感悟,自古以來修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但最主流的說法,乃是感悟五行和由此衍生出的風、雷、冰等屬性的天道。
不過隨著他閱讀的典籍越來越多,他發覺天道并不只是這些,不但不是如此,而且還要比這些多的多。
可以說天道無所不包,無處不在,一切自然現象都是天道,一切生物甚至死物也是天道,連生物的所有行為也可以說是天道使然。
所以,修者對天道的感悟有很多種,除了五行和風雷冰主流屬性之外,對光、電、暗、生、死、幻、陰、陽、未來、過去等等都可以有所感悟。
明白了這些,便意味著感悟之路多了無數種,可能性也多了無數中。
但萬事萬物有利就有弊,明白的越多,選擇也就越多,選擇越多便越難以感悟,繼而對天道的敬畏感就越強。
有的修者天生屬木,突破開元境時,自然首選感悟木之屬性,卻一直沒有效果,心境遲遲不能突破到天元層次。
但由于選擇性多了,他便試著感悟其他的屬性,比方說水和火。
因為水生木,而木又生火,感悟不了木屬天道,那么就感情與木有關的屬性。然而感悟一段時間后,卻還是久未突破。
雖然此路仍然不通,但還有其他的無數條路,比方說再延展開來,接著感悟與水和火有關的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