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家屬院里家屬們的工作生活方面是歸我管的,小馮你過來這邊還沒工作吧”劉紅兵問了一句。
馮荷摸了摸懷里趙穗穗的頭發,點點頭。
“我看你資料里寫得以前是大學老師,那可是妥妥的知識分子啊”劉紅兵感嘆了一句,又接著說,“我們部隊里的藥品生產車間正好缺人才呢,我覺得你挺適合的,你看你要不要過去上班”
部隊里有藥品生產車間并不稀奇。
從戰爭年代開始,我國部隊一向講究自給自足。
部隊的戰士們除了平時的日常訓練外,還要種植一定面積的土地,收獲的糧食用以滿足日常伙食需要。
部隊里同樣開設了養殖廠,比如松南部隊里就有養豬場和養雞養鴨場,保證了部隊里的肉蛋供給。
除種植養殖外,在運動后一些部隊還大力發展了一些輕工業。
馮荷聽趙浩陽說過,松南部隊里就有制藥、制肥皂、紡紗織布等生產車間,生產出來的輕工業品大部分用來滿足部隊需要,多余的才向外零售。
就像趙浩陽他們身上穿的軍服,就是他們部隊自己織染出來的布做的。
過來隨軍的大部分家屬也都在分散在這些車間里工作著。
劉紅兵既然重點提了她是知識分子,那肯定不是想讓她去制藥車間當個普通的流水線工人。
只不過劉紅兵文化素質不高,不明白隔行如隔山。或者她其實是明白的,但現在到處都缺人才,哪里還管得了什么對口不對口
只能硬著頭皮邊做邊學了,有文化的知識分子總比他們大字不識幾個的農民更能搞懂那些復雜的理論吧
不過這也正是巧了。
馮荷雖然大學時學的是英語,但她是個好學的人,平時沒事的時候就會去旁聽一些別的專業的課。
她記得,有一段時間她對醫學還挺感興趣的,其中藥物學這門課她正好完整地聽了一學期。
現在聽到劉紅兵的提議,馮荷忍不住心動了。
正想要答應下來,又突然注意到了手邊的趙景程和趙穗穗,頓時遲疑了一下“那孩子”
“這個你不用擔心。”劉紅兵猜到了馮荷的憂慮,笑著解釋道,“過段時間我們和附近公社合辦的小學要恢復教學了,兩個孩子正好可以送過去上學。”
說完,劉紅兵又看了一眼窩在馮荷懷里的趙穗穗,笑著說“這個小家伙還小,送到我們部隊的托兒所也行,平時都有人照看著呢”
劉紅兵都這樣說了,馮荷自然也沒什么后顧之憂了,直接答應了下來。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平時工作是那些,每月工資是多少錢多少糧票,并且約定了明天帶馮荷過去看一趟后,劉紅兵才離開。
劉紅兵一走,馮荷懷里的趙穗穗就扭頭問她“媽媽,你要去工作了嗎”
“是啊,穗穗覺得好不好啊”馮荷抱著她搖了搖。
“好啊”趙穗穗肯定地點頭。
她雖然人還小,但也是知道勞動最光榮的,對于馮荷要出去上班勞動她是只有支持沒有抵觸。
只是
“媽媽,我不要去托兒所,我要去上小學”趙穗穗可是聽到了劉紅兵說的要把她送到托兒所的話
她才不要去托兒所呢里面都是還留著鼻涕的小孩子。
她已經是四歲半的大孩子了
趙景程也跟著在旁邊幫腔“對,妹妹可以和我一起去上小學,我可以照顧她”
“好好好,都去上小學。”馮荷笑著答應。
趙穗穗滿意了,然而沒過多久又覺得好像有點不對勁
等等,怎么就到了她媽媽要在這里工作,她和哥哥在這里上學了
她明明想要的是媽媽、哥哥還有自己快點離開這個地方的
都怪這幾天一直防著壞爸爸,害她都沒有想到怎么帶著媽媽走的辦法
趙穗穗心情又有些低落了。
而同時,整個家屬院卻開始有些不平靜了。
作者有話要說好像都沒人看了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