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穗穗最終還是含淚留在了一年級。
不過安慰到她的是,為了慶祝明天開學,馮荷報完名后,坐車帶著她和趙景程去了一趟市里。
趙穗穗和趙景程只在下火車那天,短暫地看過一眼松南市。
想到馬上就能去市里玩了,趙穗穗和趙景程都有點激動,連坐上晃晃悠悠又氣味難聞的班車都沒能澆滅兩小只的熱情。
倒是馮荷不如兩個小孩子,下了班車后難受了一會兒。
緩過來后,她先帶兩孩子去了趟松南市的國營百貨商店。
百貨商店就位于市中心的一個路口,雖然比不上京市的,但也是很有氣派的三層大樓,據說民國時期遺留的建筑改造而來。
商店大門掛著“國營百貨商場”四個白底紅字的牌子,商場墻上還貼著“為人民服務”、“發展經濟、保障供給”之類的標語。
馮荷帶兩孩子去了文具區那邊,要他們自己去選筆和筆記本這些文具。
書包倒是不用選,部隊上會給上學的孩子發個紡織車間做的軍綠色挎包,結實又耐用,也算是家屬們的福利之一。
現在的小孩多數崇拜軍人,要是能背上一個仿制軍書包那都是頂頂光榮的事情。
部隊里的孩子垮著軍書包出去的時候,一個個胸膛都挺得不能再挺了,簡直神氣得不得了。
選文具也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情,趙穗穗和趙景程歡呼一聲,就跑去挑選自己喜歡的文具了。
鉛筆沒什么好選的,也沒什么花樣,倒是筆記本能夠好好挑挑。
趙穗穗專挑自己覺得漂亮的本子,而趙景程則更加喜歡封面簡單一些印著標語的。
馮荷讓兩人一人挑三個本子。
趙景程很快就選好了,倒是趙穗穗磨磨蹭蹭的,選了半天,拿不定主意。
馮荷下了最后通牒,嚇唬她“再不選好就不給買了。”
趙穗穗一聽,立馬從里面抽出了三本抱到自己的懷里。
見兩小孩選完了,馮荷自己也在筆記本里選了三本出來要一起結賬。
趙穗穗看著馮荷又拿三本,有些好奇地問“媽媽,這三本是給誰的呀”
“給洲洲的。”馮荷回答她。
給兩個孩子買文具時,馮荷就突然想起了剛剛在學校碰到的陸洲。陸戎一個大男人,說不定根本就沒想到要給孩子準備這些。
現在她剛好要給兩個孩子買,再給陸洲買一套,也就是順手的事。
說起來,陸洲這個孩子也是可憐。
馮荷是知道陸家的那些事的。
陸戎當時要比她和趙浩陽要早一點結婚,兩家關系不錯,陸戎和趙浩陽又同是軍人,馮荷本來以為自己和陸洲的親媽徐曼應該是挺有話聊的。
只是徐曼的態度始終不冷不熱的,馮荷工作又忙,便也歇了和她交好的心思。
直到后來她才知道,徐曼當年嫁給陸戎就是不甘不愿的,只是因為當年徐曼家里出了事,靠著徐家對陸家的一點恩情,想請求陸家的庇護這才讓徐曼和陸戎結了婚。
而徐曼心里一直有其他人,再加上陸戎常年不在家,又不解風情,工作起來常常忘了家人,導致他們夫妻兩人的關系也越來越差。
之后運動來臨,陸家受到了點不大不小的波及,徐曼心心念念的那個男人倒是抓住了機會成為了革委會的主任,徐曼便坐不住了,想法設法地要和陸戎離婚嫁給自己愛的男人。
兩人之間的這場離婚鬧得很難看。
徐曼在成功離了婚之后,更是連孩子也不要,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陸洲本來一直是跟著陸爺爺和陸奶奶生活的,但半年前陸戎的弟妹懷孕了,陸爺爺也生了場病,陸奶奶分身乏術,有點照應不過來時,陸戎主動提出把孩子接到部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