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床上,才打開論壇準備看我帖子的進展,就看到有十幾個網友都在邀請我回答預言帖名柯警校組最新話的魔術如何實現。
嗯,警校組還出番外篇了嗎
在我沒有玩手機的這段時間里,我錯過了一個億。
我是屬于被人拜托了,若不是太難辦,都會答應的類型。
反正就是軟棉花類型。
我看到帖子內容的時候,有點發懵,腦子也沒有轉過彎,只覺得我的心靈魔術的套路居然還能和平叔撞了,簡直三生有幸太榮幸了但我不太清楚是不是心理暗示,底下大部分人都覺得是心理暗示,又或者是撲克牌魔術。
我仔細想了一下,把我的答案編輯了一下。
首先自然要肯定網友們的心理暗示的手法,現在很多流行的讀心術、預言等魔法都是和“心理暗示”相關,撩妹、活躍氣氛、吸睛都很管用。不過,我從他們的評論中發現,這應該是還沒有給出魔術整個過程內容,所以他們又在猜表演形式,又在猜表演原理,很難有個定準。
按照我個人思路,整理了我今天晚上根據斯金納實驗中的行為塑造behaviorashag進行的表演
今晚在全過程中,志愿者萩原帶著伊達航走出禮堂外,讓伊達航完全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么。而我在內,則告訴觀眾們流程伊達同學從門后走進來時,所有人都不能說話,我也不會多說,但我將會無線操控伊達航首先他會用手機看時間,并向所有人報時,接著用筆在筆記本上寫下一個撲克牌的數字。而那個撲克牌的數字放在鬼塚教官身上。但是如果全場安靜會顯得很詭異,也會讓人感到不安,因此我若是做個點贊的舉動,全場就要鼓掌給伊達航鼓勵。
一開始伊達航進場時,確實是有點懵的,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甚至大家的鼓掌也讓他茫然,后來在三分鐘內,他完成了所有我“預言”的動作。
這表面上我在無線操控,其實就是行為塑造behaviorashag。
行為塑造指的是,通過正面的回應表揚,獎勵,鼓掌等引導他人完成自己想要的目標。這種很多時候是用在教育上。例如,若是孩子表現積極的話,家長和老師就會給予言語或者實物上的獎勵,以促進孩子自發地做出類似的舉動。
在表演中,因為每次伊達航一靠近我所說的目標物,我就指揮人鼓掌。伊達航雖然不理解鼓掌的含義,但鼓掌聲對他來說是一種肯定。于是,潛意識在引領著他自以為對,其實是我暗地里在操控的事情。
這就是我這場表演的基本原理。
至于最后的猜撲克牌數字,就是普通地利用近因效應和感官記憶。我在演示四個物品的時候,特地在伊達航面前翻了牌。這不僅是為了檢查物品是沒有做過任何手腳的,也是為了讓他在我翻牌的瞬間,記住我展示給他的最后一張牌
人總是能對出現在最后的信息印象最深,而最后一張牌在視覺感官記憶加強下,就更能夠被人留住印象。
回帖的時候,我把人名給抹掉,手勢之類的也多給了一些范例類似勝利手勢,揮手等等,把我晚上做的事情和原理給寫出來。寫完之后,我怕其他網友要照著用在日常生活,我還寫了一些說明這個表演其實有點挑人。
第一,志愿者得是愿意主動積極配合的人,否則他可能會和你唱反調。
第二,志愿者要有完成任務的責任意識和緊迫感,且專注力強,這樣在有限時間內,他會愿意多做一些試錯舉動。
第三,志愿者腦子要轉得快,迅速找物品間的聯系,但又不能思維發散得太離譜,比如說“把手機拿到觀眾那邊”這樣的跑題。
我是認識伊達航,才會更加放心地選擇他作為我的志愿者,而萩原研二心思活泛,頭腦靈活,反而可能不太適合做這個表演。
我來回看了好幾眼,才回帖。
回完帖之后,我看時間已經快到十點了,又迅速地檢查我之前的熱帖的進展,大部分人都是來抱圖的,也沒有繼續討論我之前的話題。雖然早知道這樣了,但還是覺得網友有一丟丟冷漠。
不過,繼續糾結也沒用。
關掉論壇后,我就去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