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是法家的起源地,管仲就是一位著名的法家流派創始人,在管仲之后先后出現了三位著名的法家宗師:申不害、商鞅和慎到,分別在法、勢、術方面讓法學在戰國時代進一步發揚光大。
而在這三人當中,申不害為韓相,商鞅為秦相,只有慎到不慕榮華選擇教鞭,在稷下學宮當了一名教師。
在他的努力下,百家爭鳴時代,法家在諸子百家中影響力,僅次于墨、儒、道,是排名第四的大流派。
齊國不少熱心于仕途的達官貴族子弟,都投身到慎夫子門下,希望日后能像申不害或商鞅一樣成為一國的卿相,光宗耀祖,讓家族百年不倒。
在近千位弟子當中,鄒律川無疑是最勤奮也最出色的一位,更讓慎到欣賞的是,鄒律川雖貴為相國之子,卻沒有半點架子,從不仗勢欺人,見人都帶三分笑,而且樂善好施,對于一些家境平寒的師兄弟,常常慷慨捐助。
這對于任何一個老師而言,鄒律川都是他們夢寐已求的完美弟子。
在慎到看來,這位愛徒唯一的缺點就是對人太溫和了,若在人際交往中,這是好事,但賽戰如戰場,太溫柔恐怕會吃虧,該有點霸氣才好。
不過,讓他驚喜的是,鄒律川一上臺,就笑中帶刀,一改溫柔氣質,就像一朵含笑的老虎,氣勢逼人。
……
此刻高臺之上
看見恩師用微笑目光看向自己,鄒律川又恭恭敬敬對慎夫子長輯一禮,這才轉身,面向臺下學子朗聲說道:
“大王受命于天,集權于地,對大王任何的置疑,都是與法不容,王就是法,法就是王,齊國之境為臣為民,對大王都必須無條件的服從!”
他語氣一改平日的溫和,讓臺下認識他的學宮弟子們響起一片詫異之聲。
不過臺下的諸子百家中,更多人則是一臉不悅,比如儒家弟子,孟夫子常說,民為重,君為輕,鄒律川卻認君就是法,為重中之重,此外還有道家的師法自然,而非聽命于人,墨家更是對君王集權持批判態度!
……
“蕭兄,你來自秦國,你怎么看商君變法?”蘇秦突然問贏瞐。
贏瞐低頭沉吟片刻,才道:“這自然是贊同,因商君變法,秦國才國富兵強,才一崛成為七國之首。”
“國富兵強?那民呢?”
“蘇兄,你這話何意?”
“蕭兄,上次在草堂辨論時,在下說過秦國百姓因為商君法令嚴苛,不少地方可是民怨沸騰啊。”
這話讓贏瞐嘆了口氣,做為秦國的公主,她自然比蘇秦更有深切的認識,比如商鞅變法中的連坐制度,一人犯法,全家完蛋,的確會激起民怨。
她抬頭笑笑,指向臺上,“這里又有一個小商君,你怕不怕?”
蘇秦摸摸鼻子,半開玩笑道:“我乃鬼谷先生高徒,商君不過是一國之相,說不定日后在下是六國之相,商君尚且不懼,何況這小商君。”
贏瞐嗤笑,真想伸手掐他一下。
……
他倆的談笑,雖然聲音很小,但親呢的舉止,讓臺上一直不動聲色關注他們的鄒律川看得真真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