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明幾凈,有麻雀在走廊橫欄上飛來飛去,不時發出啾啾的聲音。
一個面色冷峻的少年正端坐在書案邊,一絲不茍地練毛筆字,準確說他在抄一部兵法,雖然已經抄了千百遍,但每一次執筆,他沒有絲毫的厭倦情緒,反而透著一種初見的興奮。
這種興奮,對他而言是一個可貴的動力,推動他努力去接觸新世界。
這時走廊傳來腳步聲,麻雀咻一下飛到了屋檐上,少年依舊渾然忘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這個世界金戈鐵馬,殺生震天,在一根根鐵灰色的長戟上滴著淋漓的鮮血,而他在千軍萬馬中即使被重重包圍,也依然揮劍怒吼,至死不退!”
……
“廉頗,頗兒!”父親的喊聲把他從那個鐵血的世界回到了寧靜的書房。
廉頗抬頭一看,立刻歡喜地跳了起來,他父親左邊站著一個微笑的年輕人,正是一年多未見的蘇秦!
“蘇二叔,你怎么來了?”廉頗飛身走了過去,抓住了蘇秦的手臂。
蘇秦翻了一個白眼,“什么輸啊輸,我兜里的錢可不多了!”
廉頗哈哈大笑,用胳膊捅捅蘇秦。
陽光從窗格里射向同樣是濃眉大眼的少年人,廉頗和白起不同的是,他處世沉穩,少了白起那種肆意猖狂。
這也同時奠定了他們以后作為大將的不同之處,白起喜歡劍走偏鋒,一路海闊天空,他喜歡進攻,這和臨摹兵法的廉頗恰恰相反,他穩扎穩打,減少風險的降臨,更偏向以守為攻。
多年以后的長平之戰,如果不考慮當時秦國和趙國的實力對比,那么在戰場上他們各自的表現,可以說是旗鼓相當,不分上下。
可惜最后,趙王中了反間之計,任用了年輕氣盛紙上談兵的趙括,使得當時廉頗與白起好不容易形成了對峙局面,瞬間逆轉,結果兵敗如山倒,40萬大好趙國男兒成了孤魂野鬼。
……
“二叔,你在想什么呢?廉頗搖晃了下蘇秦的手臂。
蘇秦回過神一笑,說道,“我在想你《孫子兵法》學的如何?有沒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二叔正好來指點你。”
廉頗一聽,大喜過望。
自己的父親是個文官,在公文律例方面可以說是行家里手,但是對兵法戰術一竅不通,所以雖然蘇秦給了他這一卷《孫子兵法》,但是不少章節都是一知半懂,且蘇秦告誡他說,不許外傳,這樣讓他無法請教于他人,只好自己一個人像一只螞蟻一樣硬啃著。
他扶著蘇秦的手,帶到自己的書案上,蘇秦發現書案右下角有一個大陶罐,堆滿了貌似廢棄的竹簡,他隨便拿一卷一看,原來是廉頗摹寫的《孫子兵法》,隨手翻了翻,這滿滿的一罐子差不多有近百卷竹簡,都是《孫子兵法》。
他沉默的把竹簡放了進去,看向廉頗一陣唏噓,梅花香自苦寒來,書山有路勤為徑,作為戰國的名將,世人知道他們成名時的風光,哪知道他們在少年時代,付出了遠超常人的努力和汗水!
“你哪里不懂的,一條一條告訴二叔,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