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得就是托炊事班班長買的兵法。怕杜春分發現,用報紙包一層書皮。
杜春分見他的書那么寶貝,誤以為他看軍事著作。不好打擾他,回臥室看孩子順便織毛衣。
人家會織的花樣杜春分一概不會。孩子小,穿在身上難看也不記得,所以杜春分知道姜玲會,也沒讓姜玲幫她。
人情債不好還,能不欠就不欠。
四個孩子的毛衣毛褲織好,學校放寒假了。
放假前一天是考試,上午一門下午一門,時間充裕,學生可以回家做點,就沒在食堂吃。
杜春分卻在食堂算賬。
校長早半個月就告訴杜春分,上到臘八,臘月初九考試。
杜春分準備米面油就準備到臘八。
不可能剛剛好。
安東天冷,寒假時間長,將近兩個月。杜春分怕剩的米面油被老鼠禍害,臘月初七那天就蒸饅頭。
饅頭是玉米面加白面。一個饅頭能買近三個窩頭。
師長的小兒子跟杜春分熟了,調侃她“杜大廚,不過了”
杜春分點頭“不過了。”
他不信“是不是快放假了”
杜春分遞給他一個饅頭,沖他揮揮手。
半大小子以前得喝兩到三碗湯,因為饅頭實在,只喝一碗。
杜春分料到這點,燉魚的時候沒放太多水。
魚肉魚骨還是那些,水少湯很濃。
學生們以為就這一天。
臘八蒸米飯,白米飯配鹵大腸。
趙政委的大兒子吃的唉聲嘆氣。
周秀芹照舊在餐廳看著小學生,不巧聽見,不禁問“咋了”
“一想想接下來兩個月都得自己做飯,我就吃不下去。”
杜春分接道“正好,趁此機會憶苦思甜。”
師長的小兒子問“杜大廚,這個大腸怎么做的能不能教教我”
此言一出,眾人豎起耳朵。
調料貴,杜春分的鹵料不全,沒涉及到秘方,便直接告訴他們。
然而一個個的腦袋都被米和大腸塞滿,哪記得住。
杜春分借他一支鋼筆,少年寫在自個手上。
到教室就被全班同學抄走。
話又說回來,食堂吃的干干凈凈,給杜春分省了很多麻煩。
杜春分算好賬目,也沒數賺多少錢,連同賬本和飯票一起交給池主任。
池主任從頭到尾翻一下,發現吃的真不錯,決定以后去食堂買菜。
再說杜春分,從池主任那兒出來,直奔副食廠。
買整袋的蘿卜白菜和紅薯。
幼兒園不考試,杜春分要去食堂,就把幾個孩子送去姜家。
從姜家接回孩子,堂屋的烤爐點著,杜春分就在爐子放幾個紅薯。
爐子外方口是圓的,所以爐子上有很大一片可以烤紅薯的地方。
紅薯在爐子上放半天,等邵耀宗回來已烤出紅薯味兒。
邵耀宗看只有四個,就跟閨女商量“借爹一個嘗嘗,明天還你們。”
天黑的早亮的晚,冬夜漫長,杜春分不敢太早做飯。否則不說邵耀宗,就是她也得半夜餓醒。
杜春分在堂屋收拾她準備的過冬干菜,聞言不禁瞥他一眼,“給你烤的,她們吃過了。”
“我的”邵耀宗又驚又喜,還不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