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種則是笨辦法,用排除法,舊日星河能搞事嫌疑的文明就那幾個,挨個排查,尋找端倪,這么做的話,韓蕭第一個要排查的就是嫌疑最大的摩多文明。
他向來喜歡雙管齊下,立即篩選三年往前的出入境記錄,匹配意外發生當日的衛星監控。
強大的算力高速運轉,很快得出結果——當日沒有可疑人士靠近船廠。
“不是外人作案?唔,兩種可能,一是幕后策劃者篡改了整個星球的監控,隱瞞了外人的痕跡,二就是員工作案。”
前者無計可施,可以洗洗睡,韓蕭只能走一走員工作案的思路。
假設不是外人干的,那就只會是內部人士了。
“假設我是作案者,受到了上司的指令潛伏行事,那么制造災難完成了任務后,就沒有留在船廠的必要了,所以我會需要一個脫身的借口。這樣的話……”
韓蕭心里一動,打開了船廠在三年前公布的陣亡員工訃告,上面羅列了在意外中犧牲的員工。
三年前發生意外后,所有幸存的船工都接受了嚴格的盤查,不少人離職了,但根據韓蕭對情報人員的了解,對方用假死的方式人間蒸發的可能性更高,因為這樣更“干凈”——優秀的情報人員必定給自己準備了多重身份,死亡等于銷毀身份,洗清羈絆,大幅度減少后顧之憂。
所以,作案者有可能就在陣亡名單上。
星際公民的生平履歷,可以通過其他途徑查詢,查到這些人的履歷對韓蕭來說不難,職業經歷、出入境記錄一清二楚,挑不出毛病。
他現在要確認的是,有沒有人的履歷有偽造的嫌疑。
篡改資料很容易,查證卻也不難,只是比較繁瑣,那便是實地走訪,去找履歷顯示的過往企業與親戚家人,詢問是否有這樣一個人。
如果發現有人偽造履歷,那么就可以列為嫌疑人,接下來的工作就是他剛才想的排除法了……把嫌疑人的資料與摩多文明與其他超星團文明的機密人員檔案進行對比,確定對方是不是作案者,以及對方的所屬勢力。
若是作案者潛伏船廠,肯定用了偽造的身份,外表也可能進行了偽裝,但這不是無解的。
船廠的資料沒了,可星球的衛星監控還在,儲存著他們平時活動的衛星錄像,以韓蕭的虛擬技術,可以設置一個模型參數,將這些錄像和那些勢力的機密人員檔案導入進去,進行超大規模的綜合分析,判斷出相似度,一定程度上可以識破偽裝。
以此,可以完成與文明機密人員檔案的比對。
那么問題來了……自己要怎樣才能得到這些超星團級文明的機密人員檔案?
黑星軍團在舊日星河,可沒有什么勢力。
韓蕭拍了拍金屬腦袋。
別人他不知道,但是麥尼遜這種掌控欲極強的家伙,手里肯定捏著這些超星團級文明大量的機密資料。
就連光輝聯邦都要防械國的虛擬入侵,那他八成有前科,這些超星團級文明怎么可能幸免——全宇宙排名第一的虛擬技術,不做隔壁老王多可惜。
“好吧,看來真得去找一找械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