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萄沒有露臉,單單露身材皮膚還有聲音,她知道哪怕再吸引人,也很難以壓倒性的方式上熱搜。
而錦榮衣閣不一樣,錦榮衣閣存在的意義,比一個單純的網紅更有份量一些。
我是一個裁縫
某音的短視頻名字就叫這個。
由于前一條視頻現在還掛在熱搜上,陶萄這條視頻一發出去,一刷新,瀏覽量便高的嚇人。
陶萄盯著手機看,露出一個滿意卻有點托力的笑容。
她捏著手機,忽然覺得自己變得有力量了些,倒并不是指身體上的有力量,而是她感覺她好像找到了點樂趣。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陶萄覺得自己是個極度自私的人,她想被人關注、被人喜歡――她想成為必選題。
她現在依然這么想。
但錦榮衣閣確實也讓她明白了些東西,就和網友們的感覺一樣。
陶萄做的是把這種打動人的東西包裝好,讓他們看完之后便被這種情緒所影響。陶萄在情感上的敏感性,就和她的審美方式差不多,她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如果想要渲染某種情緒,把這種情緒應用在視頻了,如果做完之后,她自己看視頻都反復地沉浸進去了,那么視頻就是成功了。
新的視頻里面陶萄不是主人公,宣傳錦榮衣閣這件事,陶萄覺得自己只是其中一環,那些老師們在這個項目中比她更值得被人看到。
“我叫劉秀榮,我從十三歲開始和師傅學習針線活和刺繡,十八歲的時候,我成了一名正式的小裁縫,現在我七十歲,我成了老裁縫。”
鏡頭里的劉老師從學徒的照片到成年的照片再到現在的影像,她對著鏡頭笑得非常開心,大家能看出老人的快樂,沒有從里面讀出哪怕一絲的不快樂和憂愁,她的皺紋里都寫著樂觀,眼睛哪怕渾濁了,從里面透出來也是神采奕奕的。
“我叫陳彩衣”
“我叫周小紅”
“我叫”
老師們在視頻里一個個接著出現,徐填用的是特寫鏡頭。
她們臉上的皺紋和細微的表情都在鏡頭里很清楚。
――這是歲月流逝帶來的紋路。
“大家好,我蔣潘,我是錦榮衣閣的店主,我是劉老師的兒子,我會補鞋,唔,我會補鞋。”
最后一張圓潤帶著點福態的臉出現在了鏡頭里,聲音又軟和又斯文。
有種老實和敦厚混合在一起的氣質。
鏡頭轉到錦榮衣閣的牌匾之后,出現了幾個空鏡頭。緊跟著,陶萄搜集的網友們的照片出現了,以一種老電影放映的方式。
陶萄選了八組照片,每一組都給他們配了解說。
“我的外婆生于xxxx,她在二十歲的時候嫁給了我外公,她的衣服是錦榮衣閣做的。”
“我媽媽也穿過錦榮衣閣的衣服,年輕的時候她很愛美,可旗袍她卻一直都舍不得多穿,找到的時候,它被存放在箱子的最下面,疊得工工整整的。”
“這是我父母結婚時候的照片,一說錦榮衣閣,他們就記起來了”
陶萄的聲音嗲中帶著軟。這種嗓音似乎和旗袍特別搭配。
網友們本來以為點進來又是一場“視覺盛宴”,然而沒想到,從劉秀榮說完第一句話的時候,就有人沒忍住酸了鼻子。
大多數人淚點比他們自己想象得更低一些。
陶萄本來做完第一個視頻推廣就算完成了的,而且七萬塊的推廣費,微博的某音的雙熱搜,錦榮衣閣算是特別值了。
雖然有點想要完成任務的野心在作祟,但陶萄從錦榮衣閣的小胖和幾位老師那兒感受到的人情味本就驅使她更加用心地完成這次的推廣。
我他媽你賠我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