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尋常人家雖說做不起太厚的棉襖,但也不至于說拿敗絮來給孩子做衣裳,更別說,那錢翠花還拿著裴家給她的銀兩,結果卻如此苛待裴若歲。
裴若歲只是來回搓著手心,并不說話,她的手上早已起了凍瘡,這會兒猛乍暖和起來,甚至有些發癢。
“家里也沒有多余的棉花了,倒有件舊棉衣,雖薄了點,但總好過于你身上這件,等會兒便讓你李嬸兒給你拿來穿上。”
王平頓了頓,又說“我去看看你李嬸兒飯做得怎么樣了,裴丫頭你好好歇著。”
“哎,謝謝平伯。”裴若歲沒有拒絕王平的好意,但卻在心里暗暗記下了王平的好。
等到她賺到了錢,一定會讓所有對她好的人,都過上好日子。
北方的冬天很冷,不能做農活兒,村里的男人通常會去鎮上做工,女人們則是在家里做些繡活兒,等著改日拿到鎮上去賣。
她也得想個法子才行。
王平出了北屋,便直奔西偏屋單獨的小廚房,“孩兒他娘,我記著咱家還有件舊棉襖吧回頭你給找出來,讓裴丫頭先穿陣子。”
“不是說她把翠花給打了么怎的你還把她領回家來了”李英子也不應,只轉而問他。
王平只能將事情原原本本地說給了她聽,說起此事來,依舊是忍不住地吹胡子瞪眼睛,絲毫不掩飾他對錢翠花的嫌棄。
李英子吃了一驚,“那錢翠花怎么干得出來這種事情的也不覺得虧心等做完飯吃了飯的,我就去拿那件舊棉衣給裴丫頭。”
“這孩子也真是可憐。”她又拿了枚雞蛋,敲碎了打在鍋里,“讓她補補身子吧。”
王平笑了,拍了下李英子的肩膀,“就知道你是疼裴丫頭的。”
“疼歸疼,但你還真打算讓她一直在咱們家住著不成”李英子翻炒著雞蛋,嘆了口氣,“咱們家可供不起再一個活口兒了。”
王平雖是村長,但家里也不算富裕,所有的銀錢都供了二兒子阿榮讀私塾,期盼著能有機會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先住幾天看著吧,裴丫頭受了那般欺負,總要先緩緩的。等回頭裴家送來錢,再問問裴丫頭是怎么打算的。”他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成。”李英子應了下來。
做好午飯后,李英子就去喊家里人到北屋吃飯。
將一張略顯破舊的木桌子擺在剛進門三四步的位置,家里人吃飯總是沒那么多講究的,隨便支張桌子湊合湊合就好了。
良田村本就土地貧瘠,年產量極低,年成好的時候,還能余下點。年成不好的時候,都要倒貼銀錢進去,各家各戶的糧食因此就都少得出奇。
眼下桌上擺著的三個窩窩頭,那是家里的男人吃的,他們白日里是要去打柴賣錢的,或是去鎮上接個短工來做。
可大門大戶招的短工總是少的,無數的人幾乎要搶破腦袋。沒被人家看上的,也就只能打點柴火賣給專門收柴火的人來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