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若歲的嘴角抽搐了兩下,想起了當時她第一次來清安酒樓品嘗的那些菜品,平平無奇,毫無特色
也不知道這個大福怎么能如此有自信的。
但仔細想想,他們出身錦衣衛,連廚子說不定都是后學的,這樣的話就也不難理解了。
“那你們先露兩手我瞧瞧”她問。
大福拍著胸脯子,“沒問題。”
大壽皺了皺鼻子,拽了下大福的衣角,超小聲說“大哥,咱們做菜的水平還是別把話說得這么滿吧。”
“你懂什么這叫讓東家對我們有信心。”大福斥了他一句,便順手拿過洗好的大白菜,拿刀唰唰唰地切了起來。
大壽嘆了口氣,也忙活起來。
裴若歲和董祿站在門口,董祿撫了撫額頭,“東家,大福性子傲了些,又對做菜這事兒喜歡得緊,請你見諒。”
“小事。”裴若歲并不在意,要真是喜歡做菜的話,那更好,屆時學起來也會更用心更認真。
大福和大壽叮叮當當一通,做出來了幾道他們自以為的拿手菜,并且給裴若歲介紹“東家,這是一道白菜燉豆腐,口感細膩,入口即化,口味清淡,最是家常不過,價錢便宜,適合咱們鎮上的老百姓吃。”
裴若歲接過大壽遞過的筷子,依次夾了白菜和豆腐嘗,確實軟爛,單論這道菜而言,做得不錯。
“還可以。”她評價說,下一秒話鋒一轉,“但是,白菜燉豆腐,平常百姓家里也可以自己做,即便是味道不如你做得好,但也足夠滿足了。所以,別人還有什么必要花銀錢來酒樓吃呢”
大福的面色頓時有點難看,忍不住反駁她“可自己家里做的,能和酒樓做的一樣么”
裴若歲瞥他一眼,“你當所有人家里都有那么多銀
錢,天天來你這兒吃白菜燉豆腐么”
大福一噎,說不上來話了。旁邊的大壽忙打圓場“東家,你再嘗嘗這個,肉末豆腐。”
裴若歲抿了下唇,冬天能做的菜不多,無非就那幾樣。清安鎮位置偏僻,商業經濟又不像帝京那般繁華,還可以快馬加鞭從南方買了蔬菜來做,賺世家權貴的銀錢。
她便也嘗了一口,即刻忍不住蹙起了眉,“這豆腐用得是什么豆腐”
“就咱們酒樓自己磨的豆腐啊。”大壽聽得一陣糊涂,豆腐還能是什么豆腐
豆腐是分為南豆腐和北豆腐的,南豆腐是用石膏點的,色澤白,口感嫩,而北豆腐是用鹽鹵點的,相對發黃,口感偏老偏硬。
在更多時候,南豆腐用來做湯,北豆腐用來炒菜。
不過在做肉末豆腐的時候除外,肉末豆腐非得用南豆腐來做才合適,鮮嫩可口,與碎肉末的味道正正好融合。
“肉末豆腐用南方制的南豆腐做才會更好吃。”裴若歲記得,這會兒大家還沒有南北豆腐的概念,都叫豆腐,只是做法不同。
大福好奇了,立刻追問“南豆腐什么是南豆腐”
“就是用石膏點的豆腐,江南一帶便是這么個做法,口感會更嫩。”裴若歲細細給他們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