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緊接著忍不住又說“東家,石膏粉已經買到了,黃豆也泡好了,咱們可以開始了”
裴若歲彎著唇角笑了下,對于他這種因求知欲而展露出的急切心情,并不介意。
“其實不用我教,你們自己也可以的。”她洗凈了手,才走過去,撈出泡好的黃豆看了眼,確定沒問題后才把里邊的水倒了出去。
“做豆腐都是一樣的流程,就是先把它磨成豆漿。”裴若歲環顧四周,沒看見石磨的蹤影,便問“咱們酒樓的石磨在哪兒”
大福忙回答“在隔壁房間。”
“拎上足夠的清水,咱們去石磨那兒。”裴若歲發了話,大福和大壽也不敢耽擱,搭伴去井邊上打了四桶清水來。
裴若歲手里裝著黃豆的木桶,也被江沐之接了過去。
四人一同來到了放置著石磨的隔壁小屋,這個房間不大,只剛剛好留出來了拉磨的地方,他們站在這里還略顯擁擠了些。
“磨豆漿你們應該都是知道的,把豆子放到磨盤上磨,一邊磨一邊加清水。這一步沒有什么特別需要注意的。”
裴若歲取出適量的豆子放到了磨盤上,大福立刻心領神會地上前拉磨,而大壽則負責往里面加水。
“豆子和水的比例是一比七,也就是一份豆子,七份水,這個你們應當都是知道的。”裴若歲又多提醒了一句。
大福和大壽自然是齊齊回應。
磨豆漿是個力氣活兒,耗費的時間也不短,所以裴若歲并沒有打算把泡的豆子全都磨完。
只要磨出來的豆漿夠做一份豆腐的就行了。
盡管如此,三個人合作分工,也用了挺長的時間,才磨夠所需的豆漿。
雖然大福本是錦衣衛的人,有內力功底在,但也架不住磨的時間長,臉色
多少有些發紅,呼吸也有點急促。
但他依舊雙目放光地盯著裴若歲,著急忙慌地問“東家,接下來呢”
“回廚房去。”裴若歲一聲令下,大福就拎上裝著豆漿的木桶,疾步回到了廚房里邊,其余人緊隨其后。
“接下來要煮豆漿。”裴若歲說。
敞口的大鐵鍋已經在灶臺上架好,大福聽話地將冷豆漿倒入了鍋中,大壽照舊負責燒火。
灶臺下的火燒的旺,鐵鍋里的豆漿逐漸沸騰,裴若歲一邊計時,一邊也沒閑著,找了個小碗,仔細盛了三小勺的石膏粉放進去,再加上十五勺的清水化開。
一小勺約莫就是一克。
“石膏粉不要多,三小勺就行,清水是它的五倍。”裴若歲做完后,那邊的豆漿也煮的差不多了,“火可以滅掉了。”
大壽滅掉了灶臺下的火。
“接下來要等它稍微涼一點的時候,大概不到半盞茶的功夫就夠了。”不到半盞茶的時間,豆漿的溫度差不多能降到八十五至九十攝氏度,正正好是適宜沖漿的溫度。
“沖漿很有講究,比如說你們看,咱們現在煮好的豆漿不多,所以沖漿可以將石膏粉調成的水放在木桶底部,把豆漿倒進去就行。”